看着超市里那些个大鲜红的草莓,你是不是也曾经疑惑:为什么有些草莓一切开是空心的?作为一名有着十年草莓种植经验的果农,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草莓空心的那些事儿,并分享几个实用的解决方法。
记得我刚种草莓那年,种出来的草莓十有八九都是空心的,卖相不好,价格也上不去。后来经过反复摸索,才发现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选对品种
有些草莓品种天生就容易空心,比如"甜查理"。这个品种虽然果实大、长得快,但内部组织生长速度跟不上外部,很容易形成空心。相比之下,"章姬"、"红颜"这类品种果实紧实,空心现象就少很多。
建议种植户在选择品种时,不要只看果实大小,更要关注品种的紧实度。我们基地现在主要种植"章姬",虽然单个果实不如"甜查理"大,但品质稳定,市场反馈很好。资料来源: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草莓品种选择指南》

精准控制温度
草莓对温度特别敏感,这是我付出惨痛代价才明白的道理。那年春天,我们遭遇了倒春寒,正值花期的草莓授粉不全,导致后来大量出现空心果。
草莓花期最适宜的温度是15-25℃,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都会影响授粉质量。果实膨大期温度超过30℃,植株代谢加快,但光合产物积累不足,也容易导致空心。权威出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草莓栽培技术手册》
我们现在在大棚里安装了温湿度监测系统,随时掌握温度变化,及时采取保温或降温措施。
科学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不当是导致草莓空心的主要原因之一。我曾经犯过一个错误:在果实膨大期大量浇水,以为能让草莓长得更大,结果适得其反。
草莓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肥的需求不同:
开花前:需要适量氮肥促进生长
果实膨大期:要增施钾肥,控制浇水量
采收期:保持土壤微湿,避免干湿交替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使用膨大剂。有些种植户为了追求大果,过量使用膨大剂,导致果实内部疏松,口感差,还容易空心。数据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草莓水肥管理技术规范》

光照管理
草莓是喜光植物,充足的光照能促进光合作用,积累更多营养物质。如果光照不足,果实内部组织发育不充实,就容易出现空心。
在我们基地,为了保证充足的光照,采取了以下措施:
定期清洁大棚膜,提高透光率
合理密植,确保每株草莓都能接收到阳光
在连续阴雨天使用补光灯
这些措施实施后,草莓的空心率明显下降,甜度也有所提高。资料来源:江苏省农科院《设施草莓光照管理技术》
适时采收
采收时机对草莓品质影响很大。采收过早,果实未完全成熟,容易空心;采收过晚,果实过熟,内部组织软化,也会形成空心。
判断草莓是否成熟,不能单看颜色,还要注意:
果肩是否完全转色;
果实硬度是否适中;
香气是否浓郁;

我们一般选择在清晨采收,这时气温较低,采后的草莓能保持更好的品质。权威出处:中国农业大学《果蔬采后生理与技术》
种出实心饱满的草莓需要细心和耐心。通过这几年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我们基地的草莓空心率从原来的30%降到了现在的5%以下,效益也提高了不少。
其实,消费者在选购草莓时也不必过分纠结空心问题。有些品种的草莓天生就容易空心,但这并不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重要的是选择新鲜、成熟的草莓。
如果你也在种植草莓,不妨从这些方面入手改进。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