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冬季极端低温事件频发,尤其在长江流域及华南北部,寒潮对露地越冬蔬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甘蓝、花椰菜(花菜)作为南方冬春蔬菜供应的主力品种,其耐寒性虽优于多数叶菜,但在持续0℃以下或伴随大风、霜冻的天气条件下,仍易出现叶片冻伤、花球褐变甚至植株死亡等问题。如何在不依赖高成本设施的前提下,采取简易、高效、可推广的防冻措施,成为广大种植户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基于多年基层农技推广经验,结合农业农村部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及地方农技推广站的实地试验数据,系统梳理五类适用于南方露地越冬甘蓝、花菜的防冻技术,力求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同时,兼顾经济性与可操作性。

提前控水控氮,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寒潮来临前7—10天,是调整田间管理的关键窗口期。此时应停止追施氮肥,尤其避免施用速效氮肥(如尿素),以防植株徒长、组织柔嫩,降低细胞液浓度,从而削弱抗冻性。同时,适度控水,使土壤保持“润而不湿”状态,有助于提高根系活力和细胞渗透压,增强植株对低温胁迫的生理适应能力。
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2023年在苏南地区的田间试验显示,在寒潮前5天停止灌水并控氮处理的甘蓝田块,其冻害指数较常规管理田块降低32.6%,商品率提高18.4%【1】。这一措施成本几乎为零,却能显著提升植株自身“御寒内功”,是防冻体系中最基础也最易被忽视的一环。
覆盖秸秆或无纺布,构建物理保温层
对于已封垄或接近采收期的甘蓝、花菜,可在植株行间或整片田块覆盖稻草、麦秆、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厚度以5—8厘米为宜。此类覆盖物不仅能减少地表热量散失,还能缓冲夜间辐射降温,使近地表温度提高1—3℃。若条件允许,使用20—30克/平方米的白色农业无纺布直接覆盖植株,效果更佳——其透光性好、透气性强,且可重复使用2—3年。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2022年冬季于绍兴、金华等地开展的对比试验表明,采用无纺布覆盖的花菜田块,在遭遇-3℃低温时,花球中心温度维持在0.5℃以上,未出现明显冻伤;而对照田块花球外层叶片大面积褐变,商品价值大幅下降【2】。值得注意的是,覆盖物应在寒潮来临前1—2天铺设,寒潮结束后及时揭除,避免长期覆盖导致湿度过高诱发病害。

喷施防冻剂与叶面营养,激活抗逆机制
在寒潮预警发布后,可于降温前24—48小时内喷施植物防冻剂。目前市面上较为有效的成分包括磷酸二氢钾(0.2%—0.3%)、芸苔素内酯(0.01—0.05 mg/L)、以及含海藻酸或氨基酸的生物刺激素。这些物质能促进细胞内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稳定细胞膜结构,从而提升抗冻阈值。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试验数据显示,甘蓝在-2℃胁迫下,经0.3%磷酸二氢钾+0.02 mg/L芸苔素内酯复合喷施处理后,叶片电解质渗漏率降低27.8%,表明细胞膜损伤显著减轻【3】。需注意的是,防冻剂并非“万能药”,其效果依赖于植株本身健康状况,应在植株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前提下使用,且喷施时间宜选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避免高温蒸发或夜间结露影响吸收。
熏烟增温,适用于小范围应急防护
对于面积较小(如1—3亩)的菜田,在预报有强霜冻(气温≤-2℃且无风)的夜晚,可采用传统熏烟法进行应急防护。具体做法是:在田块上风向每隔10—15米堆放由锯末、稻壳、秸秆和少量柴油混合的发烟堆,于凌晨2—4点(地表温度最低时段)点燃,产生持续浓烟形成“烟幕”,减少地面长波辐射散热,使近地表气温提升1—2℃。
尽管该方法劳动强度较大,且受风力影响显著(风速>2级时效果骤减),但在缺乏覆盖材料或突发寒潮时仍具实用价值。安徽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在2021年寒潮期间于六安市示范点应用此法,成功保护了0.8亩花菜免受冻害,挽回经济损失约3000元【4】。需特别提醒:熏烟应避开居民区,防止空气污染,并严格控制火势,避免引发火灾。
合理安排播期与品种,从源头规避风险
防冻的根本在于“防患于未然”。南方露地越冬蔬菜的冻害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播期是否与当地气候窗口匹配。以长江中下游为例,甘蓝定植期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确保在12月前完成莲座期并进入结球初期;花菜则需根据品种熟性,选择110—130天生长期的中晚熟品种,使其花球膨大期避开1月中下旬的极端低温期。
农业农村部《全国蔬菜重点品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2023年)》明确指出,南方冬春蔬菜生产应“适期播种、适期定植”,并推荐使用“中甘21”“寒春”等耐寒甘蓝品种,以及“雪山”“丰田”等抗寒花菜品种【5】。这些品种经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年区域试验验证,在-3℃短期低温下仍能维持基本生理功能,显著优于普通品种。

防冻是系统工程,需多措并举
面对日益频发的极端寒潮,单一防冻措施往往难以奏效。种植户应树立“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理念,将农艺调控、物理覆盖、化学辅助与品种选择有机结合,构建多层次防护体系。同时,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寒潮预警,提前3—5天启动应急预案,方能在保障蔬菜稳产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值得强调的是,所有防冻措施均应在确保食品安全与生态友好的前提下实施,杜绝使用未经登记的化学药剂或焚烧污染性材料。唯有科学应对、精细管理,才能让南方露地越冬蔬菜在寒冬中依然“绿意盎然、稳产保供”。
数据来源与参考资料: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甘蓝抗寒栽培技术试验报告. 江苏农业科技报, 2023年12月5日
【2】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冬季花椰菜无纺布覆盖防冻效果评估. 浙江农业信息网, 2023年1月18日
【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抗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2年11月15日
【4】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安徽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2021年冬季防冻技术简报. 安徽农业信息网, 2021年12月20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全国蔬菜重点品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2023年). 2023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