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井冈蜜柚丰收季:一场农文旅体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

十月赣江之畔的吉水县被一片金黄浸染——不是稻浪,而是挂满枝头的井冈蜜柚。在丰收的喜悦中,一场别开生面的“柚见吉水、柚遇半马”系列活动同步上演:一边是柚农采摘的忙碌身影,一边是4000余名跑者在十里画廊江畔奋力奔跑。农业、文化、旅游、体育与商业在此交汇,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与城市提质同频共振的时代强音。

这不仅是一场丰收庆典,更是一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探索。吉水县以一颗蜜柚为支点,撬动多业态融合,走出了一条从“提篮小卖”到“黄金产业”的升级之路。

吉水井冈蜜柚丰收季:一场农文旅体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

从零散种植到标准体系:蜜柚产业的“硬核”蜕变

曾几何时,吉水的柚子只是农户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的“副业”,收获后提篮赶集,换些零花钱。如今,全县井冈蜜柚种植面积已达9.85万亩,挂果面积近5万亩,预计年产量5000万斤,总产值突破3.5亿元。这一飞跃背后,是系统性、全链条的产业深耕。

吉水县没有停留在“种得多”,而是聚焦“种得好、卖得优”。当地专门成立井冈蜜柚产业研究院,联合科研机构攻关品种改良与种植技术;划定10亩种质资源保护区,成功培育出金沙柚、金兰柚、桃溪蜜柚三大优选品种;构建“母本园—采穗圃—扩繁圃”三级繁育体系,使品种纯度高达99%,育苗周期缩短30%。

更关键的是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建立。在白水盒马直采基地,现代化分选设备对蜜柚按糖度、重量、外观自动分级,确保每一颗进入高端商超的柚子都品质如一。这种“从田头到货架”的全程可控,让井冈蜜柚成功打入盒马、永辉等全国高端渠道,精品果单价突破10元/斤,真正实现了优质优价。

吉水井冈蜜柚丰收季:一场农文旅体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

以赛为媒:文体活动激活乡村经济新动能

如果说产业是根基,那么文体活动就是催化剂。10月19日,2025吉水金滩·十里画廊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4000余名跑者穿行于赣江沿岸的生态绿道,赛道两旁柚香四溢,观众加油声此起彼伏。这场赛事不仅展示了吉水的城市活力,更成为蜜柚品牌的“超级展台”。

赛事期间,网络直播间同步开启“柚购好物”直播销售擂台赛。主播们现场切开蜜柚,展示晶莹果肉与丰沛汁水,订单纷至沓来。“今年已通过直播卖出7万多斤,供不应求!”阜田镇黄金湖村党支部书记欧阳虎彪的喜悦,道出了数字营销对农产品上行的强大推力。

这种“农业+体育+电商”的组合拳,极大拓展了蜜柚的消费场景。跑者赛后可直奔果园采摘,游客可带柚子回家作伴手礼,网友可一键下单全国包邮。多元触点叠加,让一颗柚子的价值被充分释放。

吉水井冈蜜柚丰收季:一场农文旅体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

延链强链:从鲜果到衍生品的价值跃升

吉水并未止步于鲜果销售。依托蜜柚资源,当地积极开发深加工产品,推出双柚汁、蜜柚茶、柚子精油等衍生品,仅双柚汁一项销量就超3万件,销售额突破300万元。这不仅延长了产业链,也提升了抗风险能力——即便鲜果市场波动,加工端仍可消化产能。

同时,吉水推行“五统一”模式(统一品种、标准、品牌、包装、销售),强化区域公用品牌管理。通过“井冈蜜柚”地理标志认证和系列营销活动,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如今,“井冈蜜柚”已不仅是农产品,更成为吉水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

联农带农:让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受益者

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农民增收。在土岭村,村党支部书记邓扬银感慨:“以前提篮卖柚子补贴家用,现在成了摇钱树!”这种转变,源于利益联结机制的创新。合作社、企业与农户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等方式紧密绑定,确保农民在产业链各环节都能获益。

据统计,蜜柚产业已带动吉水数万农户参与种植、分拣、物流、销售等环节,户均年增收数千元。亲子采摘、果园观光等新业态,更让农村闲置资源转化为增收资产。乡村振兴,不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带来的思考: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吉水样本”

吉水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不能单靠农业“单打独斗”,而需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推动农文旅体商深度融合。一颗蜜柚,串联起科技研发、标准生产、品牌营销、赛事引流、电商销售、文旅体验等多个维度,形成闭环生态。

这种模式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
有产业根基:立足本地优势农产品;
有科技支撑:通过研究院、标准化体系提升品质;
有场景创新:用马拉松、采摘节等制造流量入口;
有利益共享:确保农民深度参与并持续受益。

正如吉水县委书记肖梓才所言:“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可以预见,未来的吉水,不仅柚香更浓,发展动能也将更足。

在这片千年古邑,丰收的不仅是蜜柚,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与信心。当农业遇见体育,当传统拥抱现代,吉水正以一颗柚子的甘甜,书写着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