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国家二级保护鱼,能养吗?吃什么?

在长江流域的老渔民口中,胭脂鱼有个更接地气的名字——“一帆风顺”。这不仅因为它的背鳍高高竖起,像一面船帆,还因为它体侧那道鲜艳的胭脂红纵纹,尤其在雄鱼身上,红得耀眼,寓意吉祥。如今,这种鱼不仅成了水族爱好者的“心头好”,也因其肉质细嫩、生长快,被不少养殖户关注。但很多人不知道:胭脂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的不能随便捕、不能随便卖。那它到底能不能人工养殖?吃什么饲料?下面我们就来掰开揉碎讲明白。

胭脂鱼

一、胭脂鱼是几级保护动物?能养吗?

胭脂鱼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等级为“易危”。这意味着:任何未经许可的捕捞、买卖、运输野生胭脂鱼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为什么保护?因为野生胭脂鱼数量越来越少。过去它们在长江上游的沱江、岷江等支流产卵,但葛洲坝建成后,亲鱼无法洄游,加上过度捕捞和产卵场环境破坏,自然种群持续萎缩。虽然现在坝下江段仍有繁殖群体,但已远不如从前。

不过,人工繁育的胭脂鱼是可以合法养殖和销售的!前提是:养殖场必须持有《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和《经营利用许可证》。普通农户或养殖户若想尝试,需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申请,不可私自从江河中捕捞苗种。

二、胭脂鱼吃什么?饲料怎么配?

胭脂鱼是杂食偏肉食性鱼类,嘴呈吸盘状,喜欢在水底刮食。在自然水域,它们主要吃水蚯蚓、摇蚊幼虫、螺蚌、藻类和有机碎屑。

人工养殖时,可根据不同阶段搭配饲料:

幼鱼期(体长<10厘米):以水蚯蚓、红虫、丰年虾为主,也可用高蛋白(≥35%)的观赏鱼颗粒料,碾碎后投喂。
成鱼期:可投喂螺肉、小鱼虾、畜禽内脏(需煮熟消毒),或用冰鲜鱼浆拌鳗鱼料、沉性颗粒饲料,捏成团状沉底投喂。
商品鱼养殖:推荐使用粗蛋白35%以上的专用配合饲料,成本低、营养均衡,生长速度更快。

投喂要点:
每天1–2次,以20–30分钟吃完为宜;
避免投喂腐败变质的动物内脏,防止水质恶化;
水温低于15℃时减少投喂,冬季基本停食。

胭脂鱼

三、胭脂鱼好养吗?适合哪些人养?

胭脂鱼适应性强、病害少、性情温顺,确实是个不错的养殖品种。它生长快,1龄鱼可达20厘米,成鱼一般15–20公斤,最大能长到30公斤,肉厚刺少,味道鲜美,在高端水产市场很受欢迎。

但要注意几点:

水质要求高:喜欢溶氧充足、水质清新的流水环境,pH值6.5–8.0为宜,忌浑浊、富营养化水体。
需要较大水体:成鱼体型大,家庭鱼缸只适合养幼鱼观赏;商品化养殖建议用池塘或循环水系统。
繁殖有门槛:自然繁殖需急流浅滩环境,人工催产技术较复杂,普通养殖户建议直接购买鱼苗。

目前,四川、湖北、江西等地已有成功养殖案例。有的农户将胭脂鱼与草鱼、鲢鱼混养,既改善水质,又增加收益;也有水族场专养幼鱼,作为高档观赏鱼销往城市,一条5厘米的苗可卖到几十元。

胭脂鱼

四、特别提醒:别把“保护鱼”当“普通鱼”

近年来,有人在短视频平台晒“江边钓到胭脂鱼”,甚至公开售卖,这是严重违法行为。即便你是在自家鱼塘养的,若无法证明是合法人工繁育来源,也可能被追责。

合法养殖的胭脂鱼,通常有苗种来源证明和养殖备案。购买鱼苗时,务必向正规苗种场索要相关资质,避免“踩雷”。

胭脂鱼,既是长江的“活化石”,也是潜在的优质养殖品种。保护野生资源,发展合法人工养殖,才是可持续之路。如果你有清洁水源、合规手续,又想尝试特色水产,胭脂鱼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前提是:先办证,再养鱼;守法规,才能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