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成立:筑牢耕地保护 “防线” 护航粮食安全根基

2025 年 10 月 10 日,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和农田工程监督保护中心(以下简称 “农田中心”)成立大会正式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农田中心成立为契机,全方位强化耕地质量监管与农田工程保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安全保障注入 “专业力量”。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 “命根子”,是乡村振兴的 “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农田保护工作指明方向。此次农田中心的组建,正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 —— 针对当前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有待完善、农田工程质量监管需强化、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标准需统一等现实需求,搭建起专业、系统、高效的监管平台,切实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 “最后一公里”。

在具体工作部署上,韩俊明确了农田中心的三大核心任务。其一,全流程守护农田工程质量。从项目储备、规划设计,到施工实施、竣工验收,再到后期管护,农田中心将建立 “全链条” 监督机制:常态化开展农田工程质量抽检,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进行系统性集中整治,确保每一寸高标准农田都经得起检验,真正实现 “建一块、成一块、管一块”。

其二,精准化提升耕地质量监测水平。依托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农田中心将优化全国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布局,完善调查评价制度 —— 针对黑土地退化、耕地酸化、盐碱化等区域共性问题,分区域、有重点地推进专项治理。例如,在东北黑土区强化有机质提升措施,在南方酸性土壤区推广改良技术,在西北盐碱区探索节水控盐模式,通过 “一地一策” 让耕地质量稳步提升。

其三,规范化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体系。为落实 “占优补优” 原则,农田中心将构建涵盖工作、政策、技术、标准的 “四位一体” 补充耕地质量验收体系:明确补充耕地后续培肥管护标准,建立再评价机制,加强质量抽检监督,严防 “补劣充优”“数量达标但质量不达标” 等问题,确保补充耕地不仅数量足额,更能满足农业生产高质量需求。

打铁还需自身硬。韩俊特别强调,农田中心要从严加强自身建设: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打造专业过硬的监管队伍;同时加大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力度,推动各地统筹资源力量,构建 “上下贯通、衔接有序、支撑有力” 的全国农田建设工作体系,形成耕地保护的 “合力”。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兴旺主持成立大会,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陶怀颖、总农艺师潘文博出席会议。此次农田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耕地保护与农田工程监管进入 “专业化、系统化” 新阶段 —— 通过强化技术支撑、健全监管机制,既能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驾护航,更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筑牢 “耕地防线”,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孕育丰收的希望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