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多元资金保障赋能乡村建设新飞跃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通过构建政府投入引导、金融部门助力、社会力量支持等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支撑,推动乡村建设行动迈向新高度。

政府主导,示范引领乡村蝶变

2021 年,吉林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十县引领、百村示范、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累计投入财政资金 92.77 亿元,为示范村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在“美丽乡村示范县”打造上,每年安排约 3.3 亿元政府一般债券,以“五个引领”为标准,梯次推进 10 个示范县建设,树立县域乡村发展标杆。围绕“百村示范”,每年投入约 20 亿元政府一般债券,依据“三美共进”要求,精心遴选打造 200 个左右示范村,形成乡村建设亮点集群。对于“千村美丽”村创建,每年安排衔接资金约 10 亿元,按照“九有六无”标准,打造 1000 个左右美丽村庄,夯实乡村发展基础。此外,每年每村投入 5 万元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推动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的乡村新貌。

部门协同,提升公共基础设施水平

省委、省政府将乡村建设行动视为“十四五”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任务与基础工程。连续 3 年出台乡村建设行动方案,2024 年联合 28 家中省直部门和单位,制定《2024 年吉林省乡村建设行动任务清单和施工图》,细化 7 大方面 25 项任务 60 个目标,构建“1+N”工作体系,确保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成果可见。

在资金统筹方面,累计投入各相关部门用于乡村建设资金达 350 余亿元。这些资金精准发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居住条件显著提升。如今,农村道路更加平坦宽阔,水电供应稳定可靠,通信网络全面覆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日益丰富,农民生产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金融赋能,激活乡村建设资金活水

2023 年,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省农业农村厅等 10 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吉林省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实施意见》,开展金融支持乡村建设专项行动。创新金融支持模式,探索景区收益权等抵质押融资,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路径。支持打造“环城、沿路、依江、邻景”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截至今年 9 月末,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贷款余额达 461 亿元,同比增长 15.8%。金融活水的持续注入,有效缓解了乡村建设资金短缺难题,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金融动力愈发强劲。

校地携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2023 年,省农业农村厅、省教育厅、省文旅厅联合推动省内 39 所高校与 47 个县(市、区)的 97 个村开展校地合作。以农创、科创、文创、商创“四创”融合发展为模式,撬动“县本级 + 高校资金 + 社会资本”配套投资累计 3576 万元。

合作过程中,挖掘特色地域文化 20 余个,实施高校文化赋能乡村建设项目 30 余个,为乡村注入文化灵魂。30 所高校在结对县成立产学研实习实践、乡村发展学院、产教融合中心等各类实践培训基地 19 个,为乡村培养专业人才,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校地合作让吉林美丽乡村建设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建设体系充满生机与活力。

吉林省通过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在乡村建设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吉林将继续深化资金保障机制创新,持续推动乡村建设高质量发展,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