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要求各大生猪养殖企业带头控制产能。会议明确指出,头部企业需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降低出栏量,并将生猪出栏体重控制在120公斤左右。这一系列措施旨在应对当前生猪产能过剩的问题,稳定市场价格。
据参会企业负责人透露,此次调控不仅要求企业减少能繁母猪数量,还首次明确提出要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此外,财政金融措施也将配套实施,包括严格控制生猪产能扩张的信贷投放和减少相关补贴。这些举措显示了政府对生猪市场的高度重视,预计随着各类措施的落地,行业调降产能可取得一定成效。

从市场数据来看,三季度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持续走低,9月18日,生猪外三元价格跌至12.93元/公斤,创近一年新低。这一价格已经低于部分上市猪企的现金养殖成本,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压力。此前,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已多次召开生猪产能调控座谈会,强调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等。
具体到企业层面,牧原股份、新希望、大北农等大型猪企均表示会积极响应国家的调控政策。牧原股份计划年底将能繁母猪存栏降至330万头,并在短期内不考虑新增母猪。同时,公司近期持续降低生猪出栏均重,预计本月底将降至120公斤。新希望则表示,其生猪出栏体重长期控制在118 - 120公斤,保持稳定。销售规范方面,自6月起,公司严格遵循国家政策,杜绝市场投机行为。能繁母猪存栏方面,2023年至今公司存栏基本没有增长,未来一段时间也会保持当前规模,更多通过提效降本、合规经营维护市场稳定。
此次调控措施的出台,不仅有助于缓解当前生猪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为养殖户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生猪市场有望逐步回暖,养殖户的利益也将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