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畜牧业博览会开幕!生猪饲养量过亿头大省秀出“科技肌肉”

9月16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变身“畜牧科技秀场”。第37届中原畜牧业交易博览会在这里拉开帷幕,350多家企业带来的智能养殖设备、优质种畜禽等上万种展品,全面展示着河南这个畜牧大省向“强省”迈进的最新成果。

从传统养殖到智能升级,河南畜牧业正在“换引擎”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晓文在开幕式上透露了一组硬核数据:河南牧业产值已达2610亿元,肉蛋奶总产量1337万吨,生猪饲养量连续保持亿头规模。更关键的是,这个全国生猪养殖第一大省,正在全力推动畜牧业智能化升级。

展馆里,自动饲喂系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等高科技设备围满了咨询的养殖户。一位来自新乡的养猪场负责人指着智能巡检机器人说:“以前查栏靠人工,现在机器自动识别病猪,效率提升70%。”这种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正是河南发展畜牧业新质生产力的缩影。

35年沉淀,博览会成行业“风向标”

自1989年首次举办以来,这个博览会已成长为全国畜牧行业的重要平台。今年省外企业占比55%,意味着它已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国内外企业进军中原市场的首选窗口。

“我们带了最新的饲料添加剂过来,就是看中河南的养殖规模。”一位山东企业负责人表示,仅开幕一上午就接待了二十多位潜在客户。

三大亮点透视行业新趋势

本届博览会不仅展示产品,更指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1. 智能化设备成主流

从自动化喂养到粪污处理系统,减少人工依赖、提升效率成为企业展示重点。一家河南本土企业推出的智能环控系统,能根据猪群生长阶段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吸引众多大型养殖场关注。

2. 产学研结合更紧密

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展示新技术,如疫病防控新方案、饲料精准配比技术等。“博览会金奖”评选的60项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占比明显提升。

3. 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博览会首次设置畜产品加工专区,展示从养殖到餐桌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一家肉制品企业推出的预制菜新品,直接与上游养殖企业达成供应协议,体现了一二三产融合的实际成效。

务实办会,现场签约金额创新高

与往届相比,本届博览会更加注重实效。组委会专门组织投资洽谈、金融对接等活动,仅开幕当天就达成十余项合作意向。一位参加签约的养殖企业代表说:“我们刚签了5000头的智能化猪场建设协议,这类面对面交流比线上沟通有效率得多。”

畜牧大省的“强省之路”

河南作为粮食产量占全国1/10的农业大省,正在推动畜牧业从“量”到“质”的转变。随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这个传统畜牧大省正在通过科技赋能、结构优化,全面提升稳产保供能力。

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河南畜牧业的实力,更预示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将获得更坚实的产业支撑。对于广大养殖户来说,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和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