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秋粮丰收成定局: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正值晚稻集中收割期。田野间稻浪翻滚,收割机轰鸣作响,全省各地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根据最新发布的消息,当前全省秋粮收获已接近完成,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预计总产量将超过440亿斤。

深化改革保障农民收益

这份丰收答卷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改革举措。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曹爱珍介绍,今年江西持续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让农民能够安心从事粮食生产。

在资金支持方面,全省累计下达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43亿元,同时优化了花生、生猪、油茶、柑橘、中药材等十余个农业险种的保险政策,并新增大豆等作物的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截至9月底,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8万亿元,其中“财农信贷通”在保余额95.2亿元,有效缓解了2.3万余户农户的生产资金压力。

集成技术提升粮食单产

在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的同时,江西着力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的集成推广。通过制定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全省创建了36个整建制推进县,打造了217个水稻“吨粮片”和1298个粮油“高产片”,形成了高产模式引领、示范片区带动的均衡增产格局。

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江西健全了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贯通机制。截至2025年10月底,为期三年的攻坚行动已基本完成,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完成了5204处问题灌片、263万亩农田的整治任务,新建改造小型水源工程2600余座,疏浚沟渠2.2万千米,新增粮食产能约1.5亿斤。

这些措施的协同发力,推动江西今年早稻生产实现了早稻总面积和增量、单产增量和增幅、总产增量和增幅“六个全国第一”。

培育人才增强发展后劲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江西通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头雁”项目等,累计培育农民大学生8.2万人、高素质农民31.1万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3430人,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

在产业振兴方面,江西创新推行龙头企业“双百”引航培育机制,计划到2025年底新增超亿元龙头企业100家以上,超十亿元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00家以上。今年1至9月,已有62家超10亿元企业和136家超亿元企业提前完成全年营收目标,“头雁引航、矩阵齐飞”的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在联农带农机制上,江西推广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平台+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模式。数据显示,1至9月,全省1147家省级龙头企业带动382万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780元;190个农业产业化省级联合体带动94.5万农户户均增收4460元;38个绿色直采基地带动5.96万农户户均增收7200元。

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拓展

在销售端,江西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1至9月,全省农产品电商零售额达232.8亿元,同比增长12.3%;共有625款优质农产品进入高端商超餐饮平台,打造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爆款产品150款。

与此同时,农产品出口表现亮眼。1至9月全省农产品出口额达4.45亿美元,增长12.8%,连续9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从田间管理到市场开拓,从保障农民收益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江西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筑牢了粮食安全根基,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