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黄淮地区的河南、山东、安徽等地遭遇连续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部分农田出现积水,大型农机无法下地作业,直接影响秋收进度。当前,抢收已成熟秋粮、抢抓农时开展秋种,成为农业生产的首要任务。
积极应对,多措并举保丰收
面对不利天气条件,各地正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秋收工作。在雨停间隙,受灾地区组织人力和机械轮班作业,昼夜不停抢收成熟作物,努力做到能收尽收、快收快抢。部分地区还对收割机等农用机械进行适应性改造,提升在湿软田地中的通过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田间损失。
农业农村部已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跨省份农机调配,重点调运履带式收割机和粮食烘干设备,并与财政部门明确相关应急机具的补贴政策,为抢收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未雨绸缪,全力保障秋种质量
在抢收的同时,秋种准备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各地正积极筹备冬小麦播种所需的种子、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为即将开始的秋种做好物资储备。农业技术部门正在制定抗湿晚播技术方案,指导农民在不利条件下保证播种质量。
农业专家建议,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住每个有利时机及时播种,同时通过选用适宜品种、调整播种方式等措施,确保冬小麦播种面积稳定,为明年夏粮生产打好基础。

补齐短板,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此次连阴雨天气也暴露出部分地区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特别是粮食烘干和仓储设施的建设有待加强。针对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的趋势,需要加快补齐这些短板。
未来应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田沟渠系统,增强农田排涝能力。同时,要加强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配备足够的粮食烘干设备,提升农产品产后处理能力,为粮食稳产保供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目前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半,据农业农村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风险预警,后期部分地区仍可能面临连阴雨和农田渍涝风险。各地需继续保持警惕,细化工作方案,从气象服务、农机调度、技术指导到物资保障等各环节全面发力,确保今年秋粮丰收到手,秋种不误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