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河南秋收最关键的时期。连绵的阴雨天气让今年的秋收工作格外紧张,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与时间赛跑,争取在雨水间隙抢收成熟的玉米。
阴雨天气带来严峻挑战
今年入秋以来,持续的阴雨天气给秋收工作带来了不小困扰。雨水不仅影响玉米的适时收获,更给后续的晾晒和储存出了难题。在河南荥阳高村乡的农田里,农户马素素家的玉米地正在进行抢收。现代化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一次性完成玉米棒采收、秸秆粉碎和脱粒作业,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

多方协作化解收获难题
面对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地农民和农业合作社想出了各种应对办法。高村乡刘寨村的刘艳家种植了300多亩玉米,目前已经通过机械抢收了200多亩。她说,现在采取的是边收边销的方式,收获的湿玉米直接卖给当地合作社。
"合作社有烘干设备,我们收下来就马上运过去,省去了晾晒的麻烦。"刘艳说。她提到的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托管了4万亩耕地,拥有日烘干1000吨粮食的能力。
烘干设备24小时运转
合作社理事长李杰介绍,自从秋收开始,仓库里的烘干塔就24小时不停运转。"今年玉米受连阴雨影响,含水量特别高,不及时烘干很容易发霉变质。"他说,尽管现有的烘干能力已经全力运转,但仍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在豫北安阳县,莉英种植专业合作社也在积极应对今年的特殊形势。合作社负责人贠志军说,他们已经收购了周边农户的2000多吨玉米。为了确保粮食质量,今年合作社特地购置了光选机,能够自动筛选出发霉变质的玉米粒,防止问题玉米流入市场。
科学抢收保障粮食安全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最新数据,截至近日,全省秋作物已收获9389万亩,完成总种植面积的79.6%。其中,粮食作物收获进度超过80%,玉米收获4983万亩,水稻664万亩,大豆315万亩,花生1570万亩。
在这场与天气赛跑的秋收战斗中,农机改造、潮粮烘干、科学晾晒等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们在田埂上守望着一年来的劳动成果,农业合作社则全力提供烘干和收购服务,共同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尽管阴雨天气仍在持续,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秋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这场"抢粮"攻坚战,不仅关乎农民一年的收成,更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