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业防灾减灾资金(第三批)已下达,福建、广西等多省明确红火蚁专业化防控每亩补助不高于80—90元,并首次将“政府购买服务”写入绩效目标。本文依据闽财农指〔2025〕38号、桂财农〔2025〕9号等文件,结合三江县、大田县最新案例,系统梳理补助对象、测算方法、发放节点与常见问题,为植保员、服务组织及种植大户提供学习借鉴的申领路线图。
一、政策框架:中央资金+省级配套,补助上限锁定90元/亩
根据《农业防灾减灾和水利救灾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3〕13号),2025年中央财政继续单列“红火蚁等重大疫情”防控科目,资金切块到省,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可在中央补助基础上统筹本级财力,但须遵守“双封顶”原则:单亩补助不得高于90元,且资金10%必须用于应急药剂储备。

二、补助对象:从“专业化组织”扩展到“兼职植保员”
2025年广西三江县将防控任务1200亩全部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明确“专业化防治组织、村级兼职植保员、合作社”均可作为乙方,与县植保站签订服务合同。服务组织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兼职植保员只需持有县级电子培训证书,即可个人名义承接≤100亩的小区域任务,补助直接打入个人账户,降低准入门槛。
三、测算模型:面积×频次×单价×绩效系数
福建大田县采用“面积×频次×单价×绩效系数”四维模型,具体参数如下:
- 面积:以遥感矢量图为准,误差≤3%;
- 频次:同一生长季至少2次防治,间隔21天;
- 单价:省级最高限价80元/亩·次;
- 绩效系数:防效≥90%按1.0发放,80–89%按0.9发放,低于80%不予结算。
据此,服务组织完成1000亩、2次防治且防效92%,可获补助:1000×2×80×1.0=16万元。
四、发放流程:七步闭环,确保“钱等药”
- 任务申报:服务主体向县植保站提交《红火蚁防控作业方案》;
- 面积核查:县站3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GPS绕测;
- 合同签订:明确面积、单价、防效、付款节点;
- 药剂采购:凭合同到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招标,零差价供货;
- 作业实施:使用带流量传感器的喷雾机,实时上传作业轨迹;
- 绩效评价:药后15天由第三方调查防效,出具报告;
- 资金兑付:防效达标后30日内一次性拨付,直接汇入对公账户或植保员“一卡通”。
五、地方亮点:福建“动态清零县”额外奖20万元
对7个红火蚁发生面积较小、具备隔离条件的县(市),福建省级财政在每亩80元基础上,再安排20万元/县用于“动态清零”奖励,要求防效≥98%,且全年零投诉。奖励资金可用于服务组织设备购置或村级兼职植保员绩效奖励,每人最高可再获3000元。
六、成本—收益实证:服务组织每亩盈余21元
以广西三江县1200亩项目区为例,综合成本测算如下:
| 项目 |
单价(元/亩) |
备注 |
| 药剂费 |
34 |
0.1%呋虫胺颗粒剂2 kg |
| 人工费 |
15 |
二次投药+调查 |
| 燃油费 |
6 |
无人机+摩托车 |
| 设备折旧 |
4 |
喷雾机、GPS仪 |
| 小计 |
59 |
|
| 补助收入 |
80 |
二次防治均价 |
| 盈余 |
21 |
未计绩效奖励 |
若防效达到95%以上,县级再奖5元/亩,盈余升至26元/亩,投入回报率44%。
七、风险节点与合规提示
1.虚报面积
卫星遥感与手持GPS双轨核查,误差超过5%即取消当次补助,并列入行业黑名单三年。
2.药剂不合规
必须选用全国农技中心推荐的“红火蚁专用药剂目录”产品,擅自更换药剂视为放弃补助。
3.防效不达标
药后15天活蚁巢校正防效低于80%,允许补防一次,仍不达标则按实际防效系数结算,剩余资金收回财政。
八、行动清单:给不同主体的三张路线图
1.兼职植保员
- 参加县级植保站16学时线上培训,取得电子证书;
- 自备摩托车、GPS手机,与村委会联合申报≤100亩小区域;
- 使用带轨迹记录功能的喷雾机,确保作业数据可溯源。
2.专业化防治组织
- 具备独立法人、无人机3架以上、日作业能力≥500亩;
- 与县植保站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纳入统一药剂招标;
- 作业结束3日内上传轨迹图,15天后配合第三方防效核查。
3.种植大户
- 以“自防”身份申报,购买县中心推荐药剂,享受10%药费补贴;
- 接受植保员技术指导,配合防效调查,签字确认调查结果;
- 若自愿将防治托管给服务组织,可节省人工并享受每亩5元奖励。
九、结论与展望
2025年红火蚁防控补助已进入“精准补贴+绩效挂钩”阶段,每亩80—90元的标准可覆盖大部分成本,并为服务组织留出合理利润。下一步,建议国家层面将绩效系数与碳减排量挂钩,对减少农药用量的区域给予额外碳汇收益,用市场化手段进一步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谁先跑通“政府买服务、数据管过程、绩效定收益”的闭环,谁就能在红火蚁防控市场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