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菜全年种植攻略:时间、方法一次讲透

包菜,又叫卷心菜、洋白菜、莲花白,是南北菜篮子里最常见的大宗蔬菜之一。它既耐寒又耐运输,管理得当,亩产可达四到五吨,收益稳定。可不少农户反映:同一品种,有人包球紧实、亩产高,有人却散球、裂球、病害多,差距就在"啥时候种、怎么种"。下面把各地农科院的试验数据揉进老农经验,写成这份"一看就能用"的包菜全年种植攻略。

一、先认识包菜脾气

包菜属于十字花科甘蓝种,2到3摄氏度就能缓慢生长,25摄氏度内长势最快,超过30摄氏度容易徒长、包球松散,低于零下5摄氏度幼苗会受冻。它对光照要求不严,但每天至少保证4小时直射光,否则结球期推迟。根系浅,70%的根集中在0到20厘米土层,既怕旱又怕涝,土壤持水量以60%到70%为佳。

二、啥时候播种最合适

东北、西北:无霜期短,一年一茬,2月下旬到3月中旬温室或大棚育苗,4月中旬断霜后定植,7月采收。
华北及黄河流域:春秋两茬。春茬12月中下旬阳畦或大棚育苗,3月上旬定植,6月上市;秋茬6月下旬到7月上旬育苗,8月定植,10月采收。
长江中下游:春、秋、越冬三茬。春茬3月上旬育苗,4月定植;秋茬7月中下旬育苗;越冬茬9月下旬育苗,10月定植,翌年3月采收。
华南及西南:冬无严寒,可分秋、冬、春三茬。秋茬8月到9月初育苗,11到12月采收;冬茬10到11月育苗,翌年2到3月采收;春茬1月育苗,4月采收。

数据参考自: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包菜栽培技术规程》(2023修订版)
https://www.natesc.org.cn/cabbage2023.pdf

三、选好品种,成功一半

春种选早熟、耐抽薹品种,如"中甘21""春丰",从定植到采收55到60天;秋种选中晚熟、耐高温兼抗病的"京丰1号""中甘192",生育期75到90天;越冬种植选耐寒性强的"冬甘1号",可耐零下8摄氏度短期低温。购买时看包装袋是否标注"抗黑腐病、抗软腐病"双抗,病菌基数高的老菜地更要选高抗型。

四、育苗关键:土、温、水、密

1. 床土:用3年未种十字花科的田土6份+腐熟有机肥3份+草木灰1份,每立方加三元复合肥1公斤,多菌灵100克,过筛后堆闷7天。
2. 催芽:种子先晒2天,再用55摄氏度温水浸15分钟,不断搅拌,捞出后清水浸4小时,置25摄氏度保湿催芽,20小时露白即可播种。
3. 播种:苗床浇足底水,水渗后撒播,每平方米播量4克,盖0.5厘米细土,冬播覆膜,夏播覆草保湿。
4. 温度:出苗前白天20到22摄氏度、夜间12摄氏度;齐苗后白天18摄氏度、夜间10摄氏度,防止高脚。
5. 间苗:1叶1心时间第一次,苗距2厘米;3叶时间第二次,苗距5厘米。每次间苗后喷0.2%尿素+0.1%磷酸二氢钾,促壮根。

数据参考自: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甘蓝集约化育苗技术》(2021)
https://www.jaas.ac.cn/cabbage_seedling2021.pdf

五、整地定植:深沟高垄,一垄双行

选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钙镁磷肥30公斤,深翻25厘米,按垄距1.2米、垄面宽70厘米、沟宽50厘米起垄,垄面略呈龟背。选晴天下午或阴天定植,双行品字形栽,行距40厘米,株距35厘米,亩栽约3800株。栽后立即浇定根水,水里加0.3%磷酸二氢钾+1%多菌灵,既补磷又防根腐。

六、田间管理"三水三肥"

1. 缓苗水:定植后3天浇一次,促新根;7天后视墒情再浇一次。
2. 蹲苗水:浇完缓苗水后控水10天,让根向下扎,地表见干见湿。
3. 结球水:莲座末期开始保持土壤湿润,5到7天一次,采收前10天停水,防裂球。
4. 提苗肥:定植后15天,亩冲施20-20-20水溶肥5公斤,促叶片快速展开。
5. 莲座肥:定植后30天,亩施高氮复合肥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促外叶肥厚。
6. 结球肥:包心初期亩施高钾复合肥20公斤+硝酸钙5公斤,同时叶面喷0.2%硼砂+0.3%磷酸二氢钾,防叶柄开裂、提高球紧度。

数据参考自: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甘蓝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南》(2022)
https://sdny.gov.cn/cabbage_fert2022.pdf

七、病虫防控:抓住"前期防、中期控、后期保"

1. 黑腐病:发病初期用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或20%噻菌铜500倍喷雾,7天一次,连喷2次。
2. 软腐病:及时拔除病株,病穴撒生石灰,发病中心用72%农用链霉素3000倍灌根。
3. 菜青虫、小菜蛾:1到2龄幼虫高峰期,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0倍加0.3%苦参碱水剂800倍混喷,防效90%以上,且对天敌安全。
4. 蚜虫:黄板诱杀,每亩挂30块,高于植株20厘米;虫口密度高时,用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000倍细喷雾。

数据参考自:农业农村部《十字花科蔬菜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2023)
https://www.moa.gov.cn/pest2023.pdf

八、适时采收,减少损耗

早熟品种球径12厘米、单球0.6公斤即可采收;中晚熟品种球径15厘米以上、外叶发亮、手压球顶紧实即可。选清晨或傍晚采收,留2到3层外叶作"护球叶",既防机械伤又延长储运期。采收后置于阴凉通风处预冷6小时,再分级装箱,0到2摄氏度、相对湿度90%条件下可存60天。

九、成本与收益粗算

以河北春茬为例,亩需种子50克120元、育苗耗材150元、肥料农药900元、人工600元、水电及其他200元,合计成本约1970元。亩产按4吨、地头批发均价1.4元/公斤计,亩产值5600元,纯利3630元。若秋茬管理得当,一年两茬亩纯利可超7000元,比单季小麦玉米增收一倍以上。

十、易犯的五个错误

播种过密:怕出苗不齐就拼命撒,结果高脚苗、弱苗多,定植后易死棵。
蹲苗过头:控水时间过长,叶片发紫、发僵,即使后期补水也难长大球。
偏施氮肥:只看叶片浓绿,忽视磷钾钙,结果外叶徒长、包球松散、裂球多。
忽视钙硼:缺钙新叶焦边、叶柄纵裂,缺硼叶脉木栓化,结球慢,应早叶面补。
采后暴晒:收完直接摊在太阳下,外叶萎蔫、球顶开裂,卖相大跌,一定先预冷再装车。

选好种,育壮苗;深翻垄,施足料;三水三肥要记牢,控氮增钾球紧实;防病先防虫,铜钙硼不能少;清晨采,轻放筐,外叶留两行为包菜"穿衣裳"。

包菜种植说难不难,关键是"时间对、方法准、管理细"。按上面节点一步步来,你也能种出球大、色绿、紧实度高的好包菜,卖相好、价格高,丰产又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