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依乡的牦牛“共富经”:合作社一起干,收入翻番真的赞!

金秋九月,如果你来到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的白依乡,一定会被日努贡草场的景色迷住——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之上,绿茸茸的草场像一块巨大的地毯,成群的牦牛悠闲地踱步、吃草,一副生机勃勃的高原牧场景象。

这里可不是普通的牧场,而是白依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牦牛养殖基地。白依乡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气候凉爽、草场资源丰富,特别适合牦牛生长。从2021年开始,当地打造了“秘境白依”这个品牌,成立了合作社,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让牦牛养殖成了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

你可能不知道,乡城县在整个甘孜州都算得上是“优等生”——这里经济基础较好,城乡差距小,社会也稳定,因此被选为甘孜州探索共同富裕的“示范县”。而白依乡的牦牛合作社,正是这条共富路的一个生动样板。

一开始,白依乡总共投入了750万元,买了500头牦牛、600头黄奶牛和80头犏奶牛。几年下来,总数量已经发展到了1400多头,规模越来越大。他们用的是“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由党组织牵头,合作社统一运营,农户参与养殖,大家一起干、一起赚。

卖牛肉也不是“一刀切”。一部分直接供应本地,新鲜直达;另一部分则跟加工企业合作,做成深加工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牛奶就在本地进行初加工,主要在本县销售。

成立合作社最大的好处,就是“抱团发展”。白依乡党委书记扎姆尼玛介绍说,合作社统一买饲料、统一做防疫、统一对接销售,成本降下来了,牦牛的出栏率和市场价格却提上去了。他们还引进了科学的养殖技术,定期给牧民做培训,大家越来越专业。

老百姓对这种模式挺认可。“最主要的是实实在在受益了”,扎姆尼玛说。目前,合作社每户能分到2500元左右,虽然在整个年收入中占比还不高,但随着产业越来越成熟,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加。

在过去,很多村民主要是靠挖虫草、采松茸谋生。虽然一直也有养牦牛的传统,但因为辛苦又赚不到稳定的钱,积极性并不高。合作社成立之后,有了技术、管理和品牌的支持,大家的意愿才明显增强。

村民罗绒丁真就是合作社的受益者之一。他说,现在养牛比以前轻松多了,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帮忙解决饲料,还包销售,收入确实比以前多了。“比以前科学了,也更有盼头”。

谈到未来,扎姆尼玛信心很足:“我们会继续把‘支部+合作社+农户’这条路走稳、走实,把‘秘境白依’的品牌打响,让更多人从集体经济中得到实惠,让产业真正成为致富的依靠。”

白依乡的牦牛,不只是高原上的牛羊,更是老百姓走向共同富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