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省上半年交出稳中向好“成绩单”,“脊梁”作用凸显

8月,微风轻拂三湘田野,丰收的气息如醇厚的美酒,弥漫在每一寸土地,处处洋溢着喜悦与希望。早稻单产创新高,蔬菜快速直达港澳,生猪出口领跑全国,五彩湘茶香飘四海……湖南农业在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粮丰仓满,筑牢“三湘粮仓”根基

在岳阳县筻口镇丰瑞农机合作社,一辆辆货车满载烘干好的早稻,驶向大米加工企业。“早稻收成是近几年最好的,优质稻价格也不错。”合作社理事长董敏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1000多亩早稻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以上,每50公斤优质稻以151元的价格售出,这背后是落实丰产技术与有利天气的完美结合。郴州市安仁县四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凡爱军,种的700亩早稻亩产达550公斤,比去年增产10%;益阳市资阳区大潭洲村种粮大户曹光辉,430亩湘早籼32号亩产达510公斤,每亩比去年增加30公斤湿谷。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省委书记、省长带头深入田间调研,各级党政负责人将粮食增产放在重要位置。财政虽紧,但农民种粮补贴不减反增,农机以旧换新、集中育秧等补贴及时发放。省农业农村厅推广“六增两控”高产技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1819万亩早稻喜获丰收,夏粮总产量达46.7万吨、增长1.8%。1910万亩晚稻移栽提前完成,为全年丰产奠定基础。

“菜篮”丰盈,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8月11日,长沙县春华镇阳雀湖公司基地里,农民们正忙着采摘辣椒。“辣椒院士”邹学校研发的“春华软皮椒”,口感好、产量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公司通过高标准大棚种植,在全国多地布局基地,让消费者四季都能品尝到湖南高品质辣椒。

湖南重点规划建设粤港澳等蔬菜供应基地,推广设施蔬菜,实现“春提早”“秋延后”。上半年,全省蔬菜(含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4.4%,对农业增长贡献较大。湖南油菜面积居全国第一,各地落实推广优质品种和关键技术,推进全程机械化,今春气候适宜,油菜亩产创新高,全省平均亩产较去年提高5.8%。

“猪”事兴旺,畜牧业亮点纷呈

生猪养殖是湖南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上半年,全省生猪出栏3145万头,同比增长0.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年出栏2000头以上大型场户的生猪出栏占比提高到48%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京港澳高速上,一辆辆运输车将湖南生猪运往全国各地,吸引众多客商前来投资。湖南农业集团与法国科普利信集团、正大集团与宁乡市纷纷展开合作。

湖南实施屠宰加工能力提升工程,新增投产屠宰加工项目8个,全省规模以上生猪屠宰量达1374万头,排全国第4位,规模以上集中屠宰率达44%。全省畜牧业产值高达95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近3成,同比增长3.47%,增幅高出全国2.56个百分点,排中部第1位。

湖南出台政策促进畜牧业增量提质,家禽、禽蛋成为新增长点。上半年,家禽出栏26591万羽、禽蛋产量61.3万吨,同比增长10.4%、11.3%。湖南君山生态渔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智慧生态养殖,让鲫鱼身价倍增。

出口加速,“湘”字牌农产品走向世界

在非洲,湖南农友机械集团尼日利亚工厂成为当地农民信赖的“农机4S店”。双峰县的小农机畅销海外,从单机出海到海外建厂,湘产农机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上半年,湖南省农业机械出口总值为4.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9.5%。

湖南茶叶畅销中东、欧盟等57个国家和地区。湘丰茶业公司通过生态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制出的精品好茶供不应求。上半年,湖南出口茶叶2.8万吨、同比增加33.6%,出口总值5.4亿元、同比增长30.4%,出口量值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作为生猪养殖大省,湖南猪肉外调量大质优。上半年,湖南出口肉类产品0.96万吨,同比增长10.5%,其中猪肉出口量排全国第1位,占全国猪肉出口总量的32.5%。

农作物高产,农产品优价,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28元,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城镇居民。

秋收的序曲已经奏响,三湘大地正期待着新的丰收。湖南农业将继续在现代化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