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千亩苹果迎丰收,果农笑逐颜开

金秋十月,正是苹果采收的好时节。走进山西晋城高平市石末乡侯庄村的苹果园,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果农们背着竹筐,手持剪刀,正熟练地采摘苹果。不远处的包装厂里,大家按照苹果的大小和品相进行分类、装箱,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56岁的赵素明是果园的老员工,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我主要负责采摘、装筐,也参与一些销售工作。”她一边利落地剪下苹果,一边笑着说,“能在家门口有份稳定收入,日子过得挺舒心。”

侯庄村依托太行山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苹果产业。成立民丰果业专业合作社后,种植规模扩大到550亩,种植了早熟富士、晚熟富士和秦脆等多个品种。目前,秦脆苹果已经完成采收并上市销售,晚熟苹果也进入采收高峰期,预计一周内可以全部采收完毕。据估算,今年果园亩产约2000斤,总产量可达60万斤。

合作社技术员黄工作介绍:“今年我们进行了品种优化,用秦脆替代了以往的中秋王品种。秦脆管理方便,产量稳定,口感好,果形也大。”合作社还新增了100亩苹果地,主要销往本地、河南及周边地区,让更多人品尝到侯庄苹果的甜美。

与此同时,在高平市米山镇侯家庄村,100多亩苹果园也迎来了丰收季。这个有着种植传统的村庄,全村150多户人家中,超过一半都在种植苹果。

76岁的侯小荣正带着一家人在果园里忙碌。采摘、分拣、装箱、打包,分工明确有序。今年是他种植苹果的第42个年头,看着满园硕果,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苹果长势特别好,亩产能有5000斤。我们一家四五口人一起采收,再有一个星期就能收完了。”

在另一片果园里,70岁的李地保正在仔细查看苹果的品相。作为村里公认的“果树专家”,他有着50多年的种植经验。通过科学疏花、疏果、套袋等技术,他管理的60多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实个个饱满红润。

“这些果树都有三四十年树龄了,一直施的是农家肥,所以口感特别清甜。”李地保说,“直径80毫米以上的苹果,一斤能卖到5元。只要管理到位,一亩地收入1万元没问题。”

侯家庄村三面环山,地势起伏,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山地果园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村里不仅种植苹果,还发展了梨、樱桃、杏、桃等果树,建成了200多亩山地果园,其中苹果种植面积占一半以上。

村委会副主任侯腊梅介绍,今年果树受寒潮影响较小,加上果实膨大期雨水充足,全村苹果产量预计能达到20万到30万斤。采收结束后,村委会将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帮助销售,还会与果脯厂合作,将苹果加工成果干,提升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