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河湟谷地瓜果飘香。9月23日,西宁市湟中区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多巴镇新华联童梦乐园热闹开幕。香甜的草莓、饱满的土豆、鲜嫩的冷凉蔬菜……来自全区16个乡镇、62个村的特色农产品轮番登上T台,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秀”,不仅让群众看得开心、吃得满足,更展示了湟中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本届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突出“福谷湟中迎丰年,‘三农’锦绣绘新篇”的主线,吸引近万名群众参与。最吸睛的莫过于“农产品T台秀”——各乡镇代表身着节日盛装,手捧本地产的“明星产品”自信亮相:李家山的高原草莓、拦隆口的马铃薯、田家寨的冷凉蔬菜……每一件都凝聚着高原阳光雨露的滋养,也承载着乡亲们辛勤耕耘的汗水。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丰收节不仅“好看”,更重“实效”。活动现场,湟中区农业农村局正式发布“湟中区高原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并宣布成立“农业产业发展共富联盟”。这意味着,湟中特色农产品将告别“提篮小卖”的传统模式,迈入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一枚区域品牌商标,将成为打开更广阔市场的“金钥匙”,让高原好菜卖出好价钱。
对种植户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利好。湟中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海拔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病虫害少,特别适合发展绿色、有机蔬菜。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娃娃菜、西兰花、甘蓝、莴笋等冷凉蔬菜,不仅供应西宁及周边市场,还远销甘肃、陕西、四川等地。如今有了统一品牌和联盟支撑,从种苗、技术到销售将实现一体化协作,农户再也不用“单打独斗”。
为了让群众深度体验丰收喜悦,现场还设置了七大互动展区。“百村百味”月饼品鉴区摆满造型各异的青海大月饼,甜咸兼备,香气扑鼻;“田野厨房”里,湟中暖锅、手抓羊肉、酿皮等地方美食热气腾腾;“花样出圈”展示区,用土豆雕花、蔬菜拼图、麦秆编织的创意工艺品令人赞叹;“智慧农学”科普区则通过趣味实验,向孩子们讲解高原农业知识。市民蔡先生边逛边尝,连连称赞:“既能吃又能玩,还能了解农业,这样的丰收节真接地气!”
更令人振奋的是,一批“新农人”也在舞台上分享返乡创业故事。他们有的搞电商直播卖土豆,有的建合作社带村民种菜,有的开发农旅融合项目,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他们的加入,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活力。
湟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婧表示,湟中将持续深耕“三农”事业,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圣域湟中”从“产得出”向“产得好”“卖得俏”转变。未来,当地将打造既有“田园诗意”又具“现代便利”的和美乡村,让农民腰包更鼓、生活更美。
对广大农户而言,这场丰收节不仅是一场庆典,更是一次方向指引:依托高原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冷凉蔬菜;用好区域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拥抱新农人、新技术,拓展销售渠道。只有这样,才能让“河湟福谷”的丰收画卷越绘越美,让乡村振兴的底色越来越亮。
如今的湟中,田间地头不只是劳作的场所,更成为展示成果、链接市场的舞台。从一颗土豆到一个品牌,从一亩菜园到一个产业,湟中正以实干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