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怎么留种子?掌握这些关键点,你也能成为留种高手

自己种菜最让人高兴的,就是能留下好品种的种子,年复一年地种下去。茼蒿留种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看着它从鲜嫩的蔬菜变成结满种子的植株,特别有成就感。无论你种的是大叶茼蒿还是小叶茼蒿,留种方法都差不多,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点,你也能成为留种高手。

留种的核心:选好植株,防止杂交

留种成功的关键就两条:一是选出最棒的植株,二是防止它跟别的品种杂交。茼蒿特别容易和附近的茼蒿品种,甚至是野菊花之类的菊科植物杂交,一旦杂交,下一代就可能长得乱七八糟,完全不是原来的味道了。

第一步:挑选留种的植株(春季开始)

春天来了,你的茼蒿长得正旺时,就要开始考虑留种的事了。

首先,在你种的茼蒿里挑选长得最健壮、最符合品种特征的植株。比如你种的是大叶茼蒿,就选叶片最大最厚实的;如果是小叶茼蒿,就选枝叶最茂密、香味最浓的。

选好之后,这些被选中的植株就不能再采摘来吃了,要让它们继续生长,直到开花结籽。为了保持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最好不要只留一株,多留几株更保险,建议至少选5-10棵健康植株。

第二步:让植株自然生长(春末夏初)

留种的茼蒿会继续生长,你会发现它的茎秆慢慢变粗变硬,口感会变得很差,这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

随着温度升高、日照变长,茼蒿会进入开花阶段,从中心抽出高高的花薹,顶端开出黄色的小花。这些小花很像迷你版的向日葵,很漂亮,这也是判断留种是否顺利的重要标志。

第三步:最关键的一步——隔离防杂交

这是留种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没做好,前面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茼蒿是靠蜜蜂、蝴蝶等昆虫授粉的,如果你家附近还有别的茼蒿或者菊科植物,昆虫就可能把别的花粉带到你的留种植株上,导致杂交。

有两个实用的隔离方法:

空间隔离是最理想的,就是确保留种茼蒿周围50米内没有其他茼蒿品种或菊科杂草。但对大多数家庭种植来说,这很难做到。

更实用的方法是套袋隔离。当留种植株开始长出花蕾、快要开花时,用透光透气的纱网袋把整个花枝罩起来,袋口用绳子轻轻扎紧,防止昆虫钻进去。

套袋后还需要人工辅助授粉。在开花期间,每天轻轻摇晃袋子,或者用干净的小毛笔在不同花朵之间刷一刷,帮助传播花粉。

第四步:等待种子成熟(夏季)

茼蒿开花时间比较长,会持续好几周。花谢之后,花托上就会开始结籽。茼蒿种子是细长的,有点像短小的棍子,成熟后会从绿色变成深褐色或黑色。

怎么判断种子是否成熟了呢?当整个花盘变得干枯,种子颜色变深,用手轻轻一碰就掉下来的时候,就说明可以收获了。

第五步:采收和处理种子

采收最好在清晨有露水的时候进行,这时种子不容易飞散。

用剪刀小心地剪下干枯的花序,下面用纸袋或篮子接住,防止种子掉得到处都是。

把采收的花序铺在布或报纸上,用手轻轻揉搓,种子就会脱落。你也可以把花序放在两个盆中间,扣起来摇晃,这样脱粒效果也不错。

接下来要清理种子:把脱粒后的混合物从低处慢慢倒下来,让风吹走轻的碎屑和花托,重的种子会落在下面。也可以用筛子筛掉大的杂质。

清理干净的种子需要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晒几天,不要直接暴晒。等到种子摸起来硬脆,就说明完全干燥了。

第六步:妥善储存种子

把彻底干燥的种子装进纸袋、布袋或密封罐里,一定要贴上标签,写上品种名称和采收日期。然后把它们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保存。

在合适的储存条件下,茼蒿种子可以保持2-3年的发芽能力。

重要提醒

如果你最初买的是F1杂交品种(种子包装上通常会标明),那么自己留的种子种下去后,下一代可能会长得参差不齐,品质也不稳定。自留种最适合的是传统老品种或开放授粉品种。

留种需要耐心,从选株到收籽,整个过程要好几个月。但当你看到自己留下的种子第二年茁壮成长时,那种成就感绝对是买来的种子无法比拟的。

整个留种流程可以简单总结为:选择优良植株 → 停止采摘让其生长 → 抽薹开花 → 隔离防杂交 → 等待种子成熟 → 采收 → 脱粒清选 → 晾晒 → 干燥储存

自己留种不仅能节省买种子的钱,更重要的是能保留你喜欢的品种特性,还能体验到植物完整的生命周期,这可是种菜的一大乐趣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

《蔬菜种子生产与贮藏技术》,农业出版社

《家庭蔬菜留种技巧》,农村读物出版社

中国种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