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出苗前后怎么做?小麦出苗前后怎么管理?
很多种植户朋友在播种小麦后,最关心的就是怎么让种子快点发芽、出苗整齐。其实,小麦不像水稻需要专门催芽,关键是要在播种前后为种子创造合适的生长环境。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从播种前准备到出苗管理,到底该怎么做。
一、播种前准备:打好基础是关键
种子出苗好不好,其实在播种前就已经决定了一大半。
1. 种子处理
晒种很重要,播种前选个晴天,把种子摊开晒2-3天。这样能唤醒种子,提高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选种也不能马虎,用盐水(50公斤水加10-12公斤盐)或者泥水漂掉瘪籽、病籽和杂质,保证播下去的种子都饱满均匀。
现在种小麦,药剂拌种或包衣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用杀菌剂和杀虫剂的混合药剂处理种子,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为幼苗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2. 整地要领
整地要精细,深耕能打破坚硬的犁底层,细耙能让土壤达到上虚下实的状态,没有大土块。
墒情要充足,这是出苗整齐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地太干,一定要在播种前浇透水,而不是播后再浇大水。判断标准是土壤能握成团,落地就散开。
3. 播种时机
根据当地气候和品种特性选择最佳播种期很关键。播太早,温度高,容易旺长,也容易生虫生病;播太晚,温度不够,出苗慢,苗弱分蘖少。
二、播种后管理:创造最佳发芽环境
种子下地后,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它创造舒适的”温床”。
1. 水分管理
经常检查土壤湿度,如果只是表层干,种子周围的土还湿润,就不用浇水。
需要浇水时一定要注意方法:用喷灌或微喷,水量要小,水流要缓,选晴天上午浇。千万不要大水漫灌,否则土壤会板结,形成硬壳,小苗顶不出来,造成缺苗断垄。
2. 防止板结
如果下雨或浇水后地面板结了,等地表发白、人能下地时,要赶紧用钉齿耙轻轻耙松表土,帮幼苗出土。注意动作要轻,别伤到快要出土的嫩芽。
3. 温度控制
小麦在15-20度时发芽最好。秋播小麦一般温度都合适,但如果遇到持续低温,出苗时间会延长。大棚种植的话,可以通过覆盖来保温。

三、常见问题处理
出苗不齐、缺苗断垄:可能是墒情不均、播种深浅不一、地下害虫或土壤板结造成的。要立即查苗补种,补种前可以先浸种催芽。
迟迟不出苗:原因可能是温度太低、土壤过干过湿或播种太深。要具体分析,如果是干旱就轻浇小水,过湿就及时散墒。
【紧急补种催芽方法】
需要抢时间补种时,可以人工催芽:
浸泡种子:先用50-55度温水泡10-15分钟,再换常温水泡6-12小时。
催芽:捞出种子沥干水,铺在湿布上,厚度不超过10厘米,再盖上湿布。
保温:放在20-25度的环境中。
翻动:每隔4-5小时翻动一次,用温水淋洗。
播种:等70%种子”露白”时,晾干种皮立即播种。注意必须播在湿土里。

总结要点
想让小麦出苗好,重点在预防:
整地要精细,底墒要充足
种子要处理,药剂要包衣
播种要适时,深度要合适
种子下地后,重点是保墒防板结,谨慎浇水,为种子提供湿润、疏松、温暖的土壤环境,这样自然就能出苗齐、出苗壮。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农业农村部《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