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养牛行业摸爬滚打十五年的老兽医,我深知牛病对养殖户意味着什么。去年,邻村老李的牛群爆发呼吸道疾病,一夜之间损失了五头牛,看着都心疼。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给大家讲讲养牛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防患于未然。
一、牛生病的症状
养牛最怕的就是发现不及时。平时要多观察牛的这几个方面:
首先是精神状态。健康的牛眼睛有神,耳朵灵活,反应敏捷。如果发现牛精神萎靡、低头垂耳、反应迟钝,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其次是采食和反刍。健康牛食欲旺盛,反刍有规律。如果发现牛不吃食、反刍减少或停止,很可能是生病的前兆。
另外还要注意体温和呼吸。成年牛正常体温是38-39.5℃,呼吸频率每分钟10-30次。如果发现牛呼吸急促、体温异常,就要立即检查。
记得去年夏天,张大叔就是发现一头牛不好好吃料,及时找我诊治,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损失。

二、5种常见牛病的识别与防治
1. 牛流行热(三日热)
这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传播。
症状:
突然高烧(40-42℃)
精神沉郁,跛行
呼吸急促,流涎
防治:
定期接种疫苗
发病时立即隔离
使用氨基比林退烧,配合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2. 口蹄疫
这是养牛人最怕的传染病之一,传播速度极快。
症状:
口腔、蹄部出现水疱
流涎,跛行
食欲减退
防治: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发现疫情立即报告
封锁养殖场,全面消毒

3. 牛巴氏杆菌病
俗称"出血性败血症",春夏季节多发。
症状:
体温升高至41-42℃
呼吸困难
鼻镜干燥,流泪
防治:
用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治疗
加强饲养管理
定期消毒
4. 前胃弛缓
这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
症状:
反刍减少或停止
瘤胃蠕动减弱
粪便干硬或腹泻
防治:
改善饲养管理
使用促反刍药物
按摩瘤胃促进蠕动
5. 奶牛乳房炎
这是奶牛最常见疾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症状:
乳房红肿热痛
乳汁异常
产奶量下降
防治:
挤奶前后严格消毒
发病时及时使用抗生素
改善牛舍卫生

三、实用防治技巧分享
1. 日常预防要点
"防重于治"是养殖业的金科玉律。我总结了几点经验:
首先是环境卫生。牛舍要每天清扫,每周消毒一次。食槽、水槽要定期清洗。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防暑。
其次是科学免疫。要根据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疫苗要按要求保存和使用。
最后是日常观察。每天早晚各巡视一次牛群,重点观察采食、反刍、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
2. 用药注意事项
给牛用药要特别注意:
第一要准确诊断。不要盲目用药,最好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第二要注意剂量。过量用药会引起中毒,剂量不足则效果不佳。
第三要遵守休药期。特别是奶牛,要严格按说明书执行休药期。

3. 牛舍消毒方法
正确的消毒方法:
每周用生石灰或火碱消毒一次
入口处设置消毒池
饲具用百毒杀浸泡消毒
运动场要定期翻耕消毒
四、常见问题解答
Q:牛突然不吃食怎么办?
A:先测体温,检查口腔和粪便。如果是前胃弛缓,可以灌服硫酸钠,同时按摩瘤胃。
Q:新生犊牛腹泻怎么处理?
A:立即补充电解质,使用益生菌调理。严重时要进行补液治疗。
Q:牛反复咳嗽是什么原因?
A:可能是呼吸道感染,也可能是寄生虫引起。要找兽医确诊后再用药。
Q:如何预防犊牛白痢?
A:关键是做好产房消毒,让新生犊牛及时吃到初乳。
记得前年帮助一个养殖场建立系统的防疫制度后,他们的牛群发病率降低了70%,这就是科学防控的效果。

五、季节性防控重点
不同季节的防控重点:
春季:重点防控呼吸道疾病,注意防潮防寒。
夏季:重点防控血原虫病,注意防暑降温。
秋季:重点防控消化系统疾病,注意饲料过渡。
冬季:重点防控传染性疾病,注意保暖通风。
养牛是个细心活,需要持之以恒的精心管理。建议每个养殖户都要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头牛的健康状况,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希望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养牛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欢迎随时交流。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
《牛病防治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年版
国家牛羊产业技术体系,常见牛病防控指南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规模化牛场防疫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