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在院子里种了几棵释迦果树,这几年摸爬滚打,积累了一些经验。释迦果这东西,管理好了,回报率很高,但里头细节不少。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结合我自己的体会,把从选苗到采收的全过程跟大家唠明白。
一、选对品种和苗,成功一半
市面上释迦品种不少,我自己种过和了解的主要有这几种:
传统番荔枝:就是最原始那种,果子像心形,皮是鳞片状的,熟了变黄绿色。味道很经典。
凤梨释迦:这个是现在的市场主力了,果子更大,特别甜,我个人很推荐。
大目释迦:顾名思义,果子非常大,一个能长到两斤多,看着很过瘾。
绿钻释迦:算是新品种,果肉更细腻,糖度也高。
关于育苗,我强烈建议别用种子种。 且不说要等四五年才结果,关键是长出来的果子很可能跟你吃的不一样,变异很大。我采用的是嫁接苗,这是最稳妥的方法。一般在春天操作,成活率很高,能保证品种纯正,结果也早。还有一种叫高压繁殖的方法,能更快结果,两三年就行,也保持了母树的优良特性。

二、选地和种下去,基础要打好
释迦果怕冷,喜欢温暖的地方,冬天温度最好不要低于0度。土壤的话,疏松、排水好的沙质土最理想。我家那几棵就种在院子光照最好、不积水的地方,长势一直不错。
定植的坑要挖大一点,我一般挖80厘米见方,深度60厘米左右。坑底我会埋上足足的腐熟有机肥,比如羊粪、鸡粪,再混点磷肥,这样小树苗前期营养才跟得上。种的时候要注意,把嫁接那个结露在外面,别埋土里,然后浇透定根水。
三、日常管理:水、肥、剪是关键
浇水:小树怕旱,土干了就得及时浇,特别是夏天。等树大了,开花时可以适当控控水,但果子开始膨大的时候,水一定要给足。最怕的就是积水,树根泡久了会烂,所以排水一定要做好。
施肥:我的经验是,少吃多餐。
小树:长身体的时候,每个月施点稀薄的水肥,或者撒一小把复合肥,让它快快长骨架。
结果树:施肥就有讲究了。开花前,我主要施高磷钾的肥,促进开花坐果。果子膨大期,钾肥是重点,能让果子更甜。每年采果后,一定要下重肥,主要是有机肥,帮树恢复元气,为来年做准备。

修剪:这可是技术活,也是决定产量的大事。
小树修剪:主要是定个好的树形,我一般是把主干截短,留三四个方向好的主枝,形成“开心形”,这样树冠内部光照好。
大树修剪:冬天主要剪掉过密的、生病的枝条,让树透透气。夏天则要控制树的高度,及时去掉那些疯长的徒长枝,不然光长树不结果。树太高了摘果也麻烦,我一般把树高控制在2.5米以内。
四、管好花和果,收获才靠谱
释迦果很多品种需要人工授粉。我一般是早上八点到十点去收集花粉,然后等到下午三四点,用毛笔蘸着花粉,轻轻地给雌花的柱头涂上。这样操作后,坐果率会高很多。千万别在高温天或者快下雨的时候干这个。
等小果子长到鹌鹑蛋那么大时,就要疏果了。一个结果枝上留一两个最健壮的果子就行,别贪多,不然营养分散,果子长不大。之后一定要套袋,能有效防止虫子和病害,让果子表皮更漂亮。

五、防病防虫,不能松懈
种释迦最常遇到的就是炭疽病,叶子长斑,果子快熟时容易烂。我发现预防比治疗重要,平时就要注意喷药保护,比如用多菌灵。还有就是根腐病,主要是排水不好引起的,所以选址和排水是根本。
虫害方面,介壳虫比较讨厌,它吸食树叶汁液。我冬天会给它喷点石硫合剂清园。果实蝇是很多水果的公敌,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套袋,也可以在果园挂些诱捕器。
六、采收和催熟,享受成果
判断释迦果能不能摘,主要看几点:果皮鳞片之间的缝隙裂开了,颜色有点发黄,用手轻轻一按,感觉果子稍微变软了。这时候就可以摘了。
摘的时候要小心,最好带一小截果柄,轻拿轻放。释迦果有个特点,它和香蕉、芒果一样,是“后熟型”水果。也就是说,你从树上摘下来时是硬的,还不能马上吃。需要放在常温下,等它自己慢慢变软,散发出浓郁的果香,这时候甜度最高,口感最好。如果想让它熟得快一点,可以跟苹果、香蕉放在一个袋子里,它们释放的乙烯气体能催熟释迦。
说实话,前期投入不小,买好的嫁接苗、买肥料、装灌溉设备都得花钱,还要投入大量人工管理。头两年基本是纯投入。但只要你管理得当,第三年开始就能少量挂果,第五年左右进入盛产期,一棵树能结不少果子。释迦果市场价格一直不错,所以坚持下去,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我自己觉得,看着它开花结果,最后收获甜蜜的果实,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