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种植全流程指南:两次除草中耕 + 两次农家肥追肥 +≥30cm 培土防倒伏

薏米作为一种常见的粗粮,不仅香味扑鼻,而且在除湿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种植薏米的传统。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薏米的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农户们更好地进行种植管理。

一、栽培时间

薏米的栽培时间与天气密切相关,一般在每年3月至6月份均可播种。过早或过晚播种都会影响产量。因此,农户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

二、栽培方式

种粒选用:选择有光泽、种粒饱满的种子,或者购买优良品种的种子。

土壤准备:挖土后做垄起沟,并做好排灌排水设施。施足基肥,确保土地肥力充足。

薏米种植相关图片

三、播种方法

播种前应对种粒进行处理,先用塑料袋装好种粒,然后放入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清洗数次,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四、除草中耕

在整个发育期内,至少要进行两次除草中耕。第一次在幼苗长到8 - 10厘米时进行,以浅锄为主,避免损伤根部。第二次在幼苗长到18 - 20厘米时进行,增强土地的通透能力。

薏米种植相关图片

五、追肥培土

薏米在栽培过程中需要追肥两次,可以与除草中耕同时进行。第一次主要以农家肥为主,用量为每亩1000 - 1100公斤。第二次在株高达到36 - 40厘米时进行,肥料也以农家肥为主,用量为每亩200 - 400公斤。施肥后合理培土,培土高度不低于30厘米,防止倒伏。

六、摘叶授粉

薏米拔节期过后,应及时摘掉第一个分枝下的分蘖和子叶,增强植株的通透能力。授粉主要依靠风力传播,如果风力不足,可进行人工授粉。

薏米种植相关图片

七、水分管理

薏米发育初期应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壮苗齐苗。分蘖后应及时排水,控制无效分蘖的生长。抽穗期是关键时期,需保证充足的水分。收获前9 - 15天停止浇灌,方便收割。

上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薏米种植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介绍。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相信家人们一定能够收获更多高品质的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