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小鹅是个技术活,很多新手都在这上面栽过跟头。其实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点,把小鹅养得健康活泼并不难。经过多年实践,我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养鹅方法,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如何让小鹅成活率大幅提升。
一、育雏环境
刚到家的小鹅最怕环境不适,前两周的管理直接影响成活率。
温度要控制在26-28℃之间,特别是前五天。温度太低小鹅容易扎堆压死,太高会影响食欲。我一般用保温灯,高度随时调整,以小鹅不扎堆、不张嘴喘气为准。
湿度保持在60%-65%最合适。太干燥小鹅容易脱水,太潮湿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我每天都会检查垫料,发现潮湿立即更换。
通风很重要,但切忌直吹。我选择在中午温度较高时开窗通风,每次15-20分钟,确保空气新鲜又不会让小鹅着凉。

二、科学喂养
小鹅的消化系统很娇嫩,喂养要特别细心。
开食很关键。小鹅到家后先喂温水,2小时后再喂食。我用泡软的小米或专用雏鹅料,少喂勤添,每天6-8次。
饮水要干净。我用自动饮水器,每天换水2-3次。前三天可以在水里加少量电解多维,帮助小鹅恢复体力。
一周后可以慢慢加入青饲料。我把嫩草切碎拌在饲料里,比例从少到多,让小鹅逐渐适应。

三、防疫消毒
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
进鹅前要对鹅舍彻底消毒。我用生石灰水喷洒地面和墙壁,饲喂用具用消毒液浸泡。
疫苗接种要按时。小鹅瘟疫苗在3-5日龄接种,副黏病毒疫苗在两周龄接种。具体时间最好咨询当地兽医。
每天观察小鹅状态很重要。健康的小鹅活泼好动,叫声清脆。如果发现精神不振、拉稀或不愿活动的,要立即隔离观察。
四、日常管理
饲养密度要合理。1-2周龄每平方米15-20只,3-4周龄减到10-15只。密度太大容易导致啄羽和疾病传播。
光照要充足。第一周保持24小时光照,第二周逐渐减少到18小时。光线不要太强,以免引发啄癖。
保持环境安静。突然的噪音容易让小鹅受惊扎堆,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五、循序渐进放养
两周后天气好时可以放养。
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先把小鹅放到运动场适应半小时,之后逐渐延长时间。一个月后再让它们下水,第一次下水不要超过15分钟。
特别提醒:
1、进鹅要选正规厂家,确保雏鹅健康。
2、准备常用药物:益生菌、电解多维、恩诺沙星等。
3、记录每天的温度、采食量和异常情况,便于发现问题。
养小鹅就像照顾婴儿,需要耐心和细心。只要做好以上几点,你的小鹅一定能健康成长。记住,预防胜过治疗,细心决定成败。如果你在养殖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随时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