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蜂群如何通过布置“越冬团”、保温包装和饲料补充,确保蜂群安全过冬?

我国华北、东北及西北冬季长达一百二十天,极端低温可达零下三十摄氏度。尽管养蜂人普遍知晓“保温、补蜜、防鼠”三大要点,但农业农村部全国蜂业监测数据显示,北方蜂群平均越冬损耗仍徘徊在25%,个别年份甚至突破35%。高损耗直接削弱春季采蜜群势,导致全年经济效益下降三成以上。问题根源在于:越冬团布设随意、保温节奏失当、饲料质量参差,叠加鼠害、潮气、光线干扰,使蜂群在“冻、饿、耗”三重压力下崩溃。

数据来源:《2023年全国蜂业统计公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2024年5月发布

把“蜂团”视作恒温生命体,环境控制围绕“稳、干、暗”展开

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李建科研究员指出,蜜蜂越冬并非单纯依赖抗寒能力,而是凭借结团行为产生微环境:团心温度恒定在14℃左右,团壳约6℃。养蜂人要做的是用“三减一增”原则减少干扰:减少温度波动、减少湿度、减少光线刺激,增加优质饲料。只要蜂团不松散、不躁动、不空飞,即可将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

实操第一步:布置“越冬团”,让蜂多于脾、蜜集中于中心

1. 群势标准

北方应保证每群7足框以上,若不足则采用“双群同箱”法:闸板隔开,各居一侧,共享热量,试验表明同等环境下双群同箱比单群耗蜜减少18%。

2. 蜂巢布置

蜜脾置于团心,半蜜脾放两侧,空脾全部提出。蜜脾颜色以浅褐色为宜,使用过一年、哺育过3批幼蜂的老脾保温性与吸湿性最佳。蜂路放宽至15mm,迫使蜜蜂充满整条蜂路,形成致密“保温壳”。

3. 蜂王管理

10月上旬开始囚王断子15天,让蜂王休息,减少未封盖子对温度的敏感需求,同时降低巢内湿度。此举可使越冬蜂老化速度延缓10%,相当于每群多存活3000只工蜂。

实操第二步:梯度保温包装,遵循“宁冷勿热、外厚内薄”

时间节点

华北中南部以11月中旬连续3天日低温≤-2℃为起点;东北、西北以10月下旬连续3天日低温≤-7℃为起点。过早包装易致“伤热”,过晚则蜂团受冻。

箱内保温

蜜脾外侧塞稻草把,框梁盖覆布,覆布上再铺3层报纸吸湿。箱底垫10mm厚聚苯板,阻断地面返潮;巢门缩至30mm高、120mm宽,既利通气又防老鼠。

箱外包装

单群包装:前后壁围草帘,顶盖再压一层防雪帆布;联合包装:4群为一排,间隙填干草,外围草帘厚度≥8cm。实测显示,联合包装在-20℃夜间比单群包装箱内温度高2.3℃,耗蜜量减少22%。

实操第三步:饲料补充,以“成熟蜜脾+炼糖”双保险

1. 留蜜标准

每群确保3张满蜜脾(≥2kg/张)、2张半蜜脾,总量≥8kg。若秋季干旱导致蜜源不足,可于10日内采用优质白砂糖熬制炼糖:糖粉与蜂蜜按4:1揉搓至不粘手,装入炼糖饲喂器插入蜂团中心,蜜蜂可在-10℃环境下依然取食。

2. 补水策略

越冬中后期若听到巢内“沙沙”躁动,可在晴暖日中午用30℃温水巢门饲喂,每群100ml,每15天一次,防止采水蜂空飞冻死。

3. 质量禁忌

甘露蜜、松树蜜、红糖水因含多糖与矿物质,易引发下痢,一律禁止作为越冬饲料。资料表明,饲喂甘露蜜的蜂群下痢率可达45%,死亡率增加28%。

示范场解析:辽宁义县“浅沟+联合包装”实现4%超低损耗

2023—2024年度,辽宁义县德丰蜂业合作社采用浅沟联合包装越冬320群,其中中蜂180群、意蜂140群。试验地点:海拔210m,1月平均低温-18.7℃。操作要点:立冬前挖深20cm、宽120cm浅沟,沟底铺塑料膜+10cm锯末,蜂箱成排放入,箱间塞干草,顶盖草帘+防雪布;箱内采用双群同箱,蜜脾集中,炼糖器补充。次年3月5日启封,统计结果:中蜂损耗3.9%,意蜂损耗4.1%,远低于全县平均损耗23%;平均每群耗蜜6.8kg,节省饲料成本21元;群势较出库时仍维持6.2框,为早春刺槐蜜源奠定强群基础。

试验地点与样本量: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头道河镇,2023年11月—2024年3月,连续监测320群,全程数据接入国家蜂业大数据平台。

数据来源:《辽宁义县蜂群越冬技术示范总结》,国家蜂业大数据平台,2024年4月

成本收益:每群新增投入42元,节省饲料+强群溢价增收238元

新增成本包括:炼糖饲喂器25元、箱底聚苯板4元、联合包装草帘13元,合计42元。收益端:节省饲料2.1kg,折合21元;春季群势多1.8框,相当于节省购蜂成本120元;提前7天投入刺槐生产,每群多产蜜12kg,按合同收购价8元/kg计算,增收96元;总增收237元。投入产出比1:5.6,且越冷地区收益越高。

风险预警:四步快速识别并化解“伤热、缺水、鼠害、下痢”

  1. 伤热:午间气温>5℃仍坚持厚包装→午后听声,若“嗡嗡”持续,立即撤去顶部草帘。
  2. 缺水:巢门见蜂徘徊吸水→用洁净棉球蘸30℃温水置于巢门踏板上,每晚收回防结冰。
  3. 鼠害:巢门咬痕、碎蜡渣→安装30mm高金属巢门挡,每日傍晚检查。
  4. 下痢:巢门口出现黑褐色粪斑→立即更换可疑蜜脾,并补喂炼糖,严重时搬入4℃暗室隔离。

北方蜂群越冬的核心不是“抗冻”,而是“稳团、稳温、稳食”。通过科学布置越冬团、梯度保温包装与优质饲料补充,可将损耗控制在5%以内,实现“蜂数、蜜量、效益”三不减。随着北斗温湿传感模块成本降至百元级,未来“云端蜂团”将把每一次温度波动、每一克蜜的消耗推送到手机端,养蜂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精准干预。抓住数据化浪潮,率先完成“经验越冬”向“数智越冬”升级的蜂场,将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