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黑土地上奏响现代农业“三重奏”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这句流传甚广的俗语,生动描绘出东北黑土地的肥沃与神奇。广袤无垠且肥力超群的黑土地,让东北地区稳坐全国大粮仓的宝座。在吉林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场围绕黑土地的现代农业变革正蓬勃兴起,通过保护黑土地、拓展产业链、发展高科技,奏响了一曲现代农业发展的激昂乐章。

守护黑土,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在四平市梨树县的一块玉米试验田里,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化验室主任赵鹏飞指着土壤竖挖剖面介绍:“这是一个薄层黑土,黑层厚度约20厘米,最上面一层腐殖质,由秸秆残体腐烂形成。”这是当地探索的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直观体现。

自然条件下,形成1厘米厚度的黑土层,需历经200年至400年漫长岁月。吉林省虽黑土资源丰富,但长年耕作以及风蚀、水蚀等因素,让部分黑土地逐渐变“瘦”变薄。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梨树县率先探索出以少耕免耕、秸秆还田为核心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

“用秸秆给黑土地盖上一床被子,风刮不走、水冲不走,还能保住土壤水分。秸秆腐烂后,黑土层增厚,蚯蚓增多,地力更强。”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形象地解释道。今年,全县推广这种耕作模式的耕地面积超340万亩,基本实现适宜区域全覆盖,在东北地区推广面积超1亿亩。

得益于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视与推广,以及良机、良技的有力支撑,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已连续4年超过800亿斤,玉米、水稻等作物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在黑土地得到更好保护、产出更多优质粮后,如何让好粮食卖出好价格,成为吉林农业发展的新课题。为此,吉林省不少地方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狠下功夫,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文章。

走进公主岭市的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一穗穗玉米经过脱皮、清洗、装袋、高温灭菌等工序,成为真空锁鲜的鲜食玉米。该公司项目经理王小敏介绍,吉林省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优质玉米生长条件得天独厚。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鲜食玉米全产业链发展,从种植源头严格把控玉米品质。

截至去年8月,吉林省拥有鲜食玉米企业近150家,订单(基地)面积超54万亩,年产能达24亿穗,年产值超40亿元,农户每公顷种植效益可增加3000元。除了鲜食玉米这张“黄金名片”,吉林大米“白金名片”也熠熠生辉。目前,“吉林大米”已形成18个地理标志品牌、86户产业联盟企业、200款分级分类产品互为支撑的品牌建设格局,品牌价值高达462亿元。

农旅融合,开辟乡村发展新路径

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连片的稻田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光东村距离长白山北景区约100公里,有着种植水稻的悠久传统。近年来,该村结合朝鲜族特色民居和稻田风光,大力发展乡村民俗游。

光东村归心民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丽娜介绍,村里不仅建有观景台,还设置了稻田小火车和稻田螃蟹乐园等旅游项目。今年“六一”前夕,又新增一处稻田低空观光缆车。“金秋时节,我们还会推出水稻收割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丰收的喜悦。”

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光东村的实践,成为吉林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科技赋能,引领现代农业新潮流

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的同时,吉林农业还不断向高新技术要效益。走进吉林市永吉县的卓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植物工厂”,番茄植株上挂满果实。这里采用无土栽培模式、节水滴灌技术等先进农业技术,集纳在一间全自动化的新型智能温室中。

“这间智能温室内布设了多个感应器和技术采集器,可收集和分析各类植物所需的生长数据。如中午温度升高,系统会自动打开遮阳帘,并启动喷淋装置,为环境降温。”公司总经理时瑞介绍,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温度、湿度、营养等都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分析、自动调整。该公司的高科技智能农业区占地3.2万平方米,是目前东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科技集成度最高、设施最现代化的全自动“植物工厂”。

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于2022年4月获批成立,是全国9家农高区中唯一以玉米为主导产业的农高区。成立3年多来,该农高区积极推进重大载体、创新平台和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农高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海成介绍,他们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22家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合作51项,共建研发平台51个。在开工建设的4个产业园区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吸引多家种业龙头企业,建成国际种业研发中心、鸿翔种业加工厂等项目,培育引进“育繁推一体化”玉米种子企业7家,年销售玉米种子9000万斤,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种子集散地。

吉林,正以黑土地为画布,以现代农业为画笔,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现代农业的“三重奏”将越奏越响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吉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