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遭遇大范围高温天气,降雨持续偏少。土壤水分快速散失,部分地区旱情迅速蔓延。气象部门预测,未来10天,上述地区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且降雨稀少,高温干旱态势可能进一步加剧,给秋粮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农业农村部启动应急响应
近日,农业农村部针对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5省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三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前往河南、安徽等重点省份,实地指导抗旱灌溉工作,全力保障秋粮丰收。
部分受旱地区积极行动保丰收
为应对高温干旱挑战,受旱地区纷纷加强秋粮田间管理,积极开展抗旱保丰收行动。
河南项城:多种灌溉方式齐上阵
在河南周口项城,玉米正值生长关键期。近期持续高温且有效降水不足,导致部分地块玉米叶片卷曲。在郑郭镇,当地正在进行第二轮全面补水作业。7台卷盘式自走喷灌机360度旋转,实现精准灌溉覆盖;200亩玉米田的滴灌带持续输送水源,为玉米“解渴”。
河南中原粮仓项城仓负责人陈良才介绍:“我们这里有400亩地采用滴灌设施,其余使用卷盘式自走灌溉机,还有一些不易灌溉的地块则采用人工方式,确保每一块地都能得到灌溉。”

安徽亳州:农技人员指导抗旱浇灌
在安徽亳州,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已进入生长旺盛期。然而,近期持续高温少雨,部分地块出现“卡脖子旱情”。根据预报,未来一段时间当地仍无有效降雨,抗旱补墒任务紧迫。
当地农业农村部门迅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利用滴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水肥同步供应,开展抗旱浇灌工作。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李运超表示:“我们谯城区的玉米大多处于大喇叭口期,缺水会影响雄穗抽出,导致花粉坏死,降低结实率,进而影响产量。因此,当前必须及时浇水。”
安徽亳州市谯城区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婧婧也强调:“要抓住玉米大豆的关键生长期,及时补水补肥,以确保秋粮丰收。”
山东威海: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抗旱
目前,山东6000多万亩秋粮整体长势良好,但局部地区因高温少雨出现旱象。6月以来,威海降水较多年同期偏少13.9%。为有效缓解旱情,当地加大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力度,玉米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较去年扩大了3倍多。
在专家指导下,种粮大户张斌正对1000多亩秋粮进行科学灌溉。他表示:“根据专家意见,当土壤水分低于65%时就要及时灌溉,且要少量多次补水施肥。我按照这个科学方法,通过滴灌带进行精准灌溉。”
目前,山东威海正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和农田灌溉设施的作用,积极开展抗旱工作,已灌溉面积达65万亩次,为秋粮生长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