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展现出一幅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社会各领域的壮丽画卷。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成绩斐然,已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长,与2020年相比激增5倍,达到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数量更是呈爆发式增长,飙升34倍至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这些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各领域的数字化应用筑牢了根基,如同为数字中国大厦搭建起稳固的框架。
数字技术对农业农村的赋能作用显著。随着5G网络在农村的广泛覆盖和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机成为农民手中的新农具,数据成为宝贵的新农资,直播成为热火朝天的新农活。不少农业企业借助数据赋能,实现智慧施肥,综合提升产量5.5%,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带动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让农村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国数字技术的普及程度也令人瞩目。当前,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9.7%,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3.22亿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9.2%。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模式。“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数字服务,在智慧医疗、数字教育、数字养老、数字消费等众多领域广泛惠及百姓,让民众切实享受到数字发展带来的红利。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规模正快速增长,以数据深度挖掘和融合应用、算法算力和数据高度集成为特征的产业生态逐步形成。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训练性能提升中扮演关键角色,多数模型训练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超60%,有的甚至达到80%,中文高质量数据的开发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有力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模型性能快速提升。
展望未来,我国将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向着更高水平的数字发展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