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第六届“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在重庆西南大学热闹开场啦。这次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一起琢磨怎么用数字化带着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
现在数字经济,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上,那可是越来越重要,成了关键驱动力。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温铁军说,搞以人为本的数智化乡村,能带动城乡融合,大家一起创业。一方面,得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把过去那种“投机资本野蛮生长”改成以“耐心资本”为主的社会企业,重新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全面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别让“无序扩张”带来“粗放数量型增长”,改成靠绿色生产力促进生态产业化,走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路子。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觉得,农村金融得加快数字化转型,多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数字技术用进去,创新金融产品。农村居民金融服务有特点,单笔金额小、频率高、周期长,那就得创新授信、担保和反担保机制。而且金融机构得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和文化习俗,在产品设计、营销推广、运营模式上做适农化改造,给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金融服务。
天津财经大学期刊社总编蔡双立则提出,数字经济不只是个工具,它是重塑乡村发展模式的底层逻辑。它能激活数据这个新型生产要素,把乡村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数字经济能给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让农业生产更智能;能给乡村治理提供高效手段,实现政务数字化管理;还能给乡村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提供新途径,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肖亚成说,现在乡村发展得加强村落品牌的运营和维护。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让传统村落活起来,打造特色民宿和小店,给不同村落注入新活力。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展示乡村文化和农业,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次论坛还设置了九个分论坛,专家学者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交叉讨论,分享了数字中国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独到见解。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的数字化未来肯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