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济南市的西南部,坐落着一座被芬芳与滋养浸润的千年古邑——平阴。这里,既是花香四溢的“中国玫瑰之都”,也是胶香弥漫的“世界阿胶之源”。如今,这片“齐鲁泉水之乡”正以其最具辨识度的玫瑰与阿胶两大特色产业为双引擎,驱动着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与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基石:全球阿胶之源的产业雄心
平阴县在阿胶产业中的地位,堪称“厚积薄发”。在近日举办的平阴县首届阿胶产业链创新创业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博向外界展示了一份亮眼的“家底”:全县已聚集阿胶及其制品生产企业12家,销售企业11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尤为重要的是,平阴阿胶原胶产量占据了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是不折不扣的全球最大原胶生产基地。
这方坚实的产业基石,为平阴的阿胶梦想提供了无限延展的空间。以原胶为核心,平阴持续拓展产品边界,已形成涵盖膏剂、胶囊剂、合剂等七大剂型,辐射药品、保健品、食品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庞大产品矩阵。但这远非终点,平阴正积极将触角伸向“阿胶+美妆”、“阿胶+文创”、“阿胶+动物肽”等新兴领域,通过引进生物医药、康养保健、药妆美妆等高附加值企业,致力于构建一个满足多元消费场景、具备核心功能、品种超过百个的大健康产品体系。

赋能:全链条服务构筑产业生态
产业的枝繁叶茂,离不开政策、科技与人才沃土的滋养。平阴县秉持与企业同频共振的理念,在政策上量身定制产业扶持计划,从上游的毛驴生态养殖、中草药种植,到中游的技术研发,提供“保姆式”的全环节支持,有力推动了三产融合的完整产业链形成。
在创新驱动方面,平阴积极链接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搭建起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平台。通过深度合作,建立起产业人才库和熟练工人队伍,为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筑牢了坚实的智力支撑。
引领:“领头雁”福胶的担当与格局
作为平阴阿胶产业的“领头雁”,福胶集团的战略布局深刻影响着整个产业的走向。依托300余年的品牌传承与“中华老字号”的深厚底蕴,福胶集团副总裁黄长勇表示,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提升,更在于带动一方产业繁荣。目前,福胶拥有147项国家授权专利和8个全国独家品种,构建了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
更显格局的是,福胶集团主动开放自身的科研成果、生产资质等核心资源,为产业链上的创新创业者搭建孵化平台,助力产业生态的共生共荣。近年来,福胶以“5+1+2+N”战略为引领,构建起一个以阿胶为核心、贯穿上下游的全产业链布局。从上游的原料基地,到中游的“阿胶+”全产业生态(涵盖药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美妆、文创、宠物经济等),再到下游的品牌营销与文旅体验,福胶正致力于做“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融合:文化为魂,文旅赋能
要让千年产业历久弥新,文化赋能是关键一环。平阴县文旅局局长郑婷婷介绍,该县正以福牌阿胶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为契机,全面升级文旅体验。通过整合阿胶古法技艺、中医药文化等资源,打造了11处主题文化公园与两大核心场馆,并推出阿胶熬制体验、福字拓印等沉浸式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金锅银铲”的匠心魅力。
此外,推动福牌阿胶黑芝麻丸入选“好客山东”必购品,打造“滋补身心·阿胶养生之旅”工业旅游线路,都标志着平阴阿胶正成功实现从单一产品消费到深度文化体验的价值延伸。
在阿胶的发源地东阿镇,千年文脉正加速转化为现实产业动能。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志超介绍,当地通过村企共建模式升级原料供给生态,依托产业党委打破企业间的壁垒。在全力推进AI数字化生产线等重点项目的同时,深挖阿胶历史故事,打造博物馆、举办技艺展演,并借助“直播+电商+加工厂”的新模式激活品牌价值,推动一二三产在数字时代深度融合。
未来:创新大会启新程,“双香”融合绘蓝图
即将启幕的首届阿胶产业链创新创业大会,以“胶你出彩 链创未来”为主题,将成为平阴阿胶产业提质升级的新起点。赵博透露,大会将汇聚全球创新力量,而平阴未来的重点布局,正是“阿胶+玫瑰”与“阿胶+康养”的融合方向。支持企业开发玫瑰阿胶糕、阿胶玫瑰口服液等复合型产品,同时打造康养综合体,引进高端企业,拓展产业链条,构建多品类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从全球最大的原胶生产基地到全链创新的策源地,从千年技艺的传承到文旅融合的实践,平阴阿胶产业的每一步跨越,都深刻诠释了“深耕特色”的坚守与智慧。在馥郁的玫瑰花海中,在氤氲的阿胶香气里,这座独具魅力的小城,正以开放合作的姿态,让传统产业在创新的浪潮中持续焕新,为乡村振兴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书写着独具风韵的“平阴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