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奋力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粮稳产、村变美、民增收

“中原熟,天下足。”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河南近年来锚定农业强省目标,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交出了一份扎实答卷。

粮食安全是农业强省的根基。河南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不仅端牢了自家饭碗,更为全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持续推进。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建成高标准农田880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近八成。在兰考县仪封镇,种粮大户牛煜会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2000亩田地的墒情数据,智能滴灌、物联网监测让种地越来越“智慧”。2025年,河南计划再新建和改造提升500万亩高标准农田。

与此同时,农业组织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全省农民合作社达19.6万家,家庭农场27.5万家,耕地流转面积超3600万亩。滑县焕永合作社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服务,年服务面积达5万亩次,既降成本又提产量。目前,河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居全国前列。不仅如此,河南还是全国重要的“油库”“肉库”“菜篮子”——油料、食用菌

农村面貌也在悄然改变。走进光山县东岳村,硬化路通到每户门口,5G网络全覆盖,路灯照亮夜巷。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落后村,如今靠电商把鸭蛋、茶叶卖进城,还发展起稻田小火车、花鼓戏展演等乡村旅游项目,年旅游收入超1300万元,村集体增收百万元。目前,河南所有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3.7%,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2%,生活污水治理率46.3%,基础设

更可贵的是,乡风文明同步提升。长葛市岗李村推行“文明积分制”,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孝老爱亲、遵守村规民约都能积分,每月公示排名,激发了群众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村里的事就是自家的事”,成了村民的共识。硬件“颜值”与文明“气质”并重,河南正因地制宜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在西峡县桑坪镇,村民余泽基靠种香菇年净收入超9万元,从“靠天吃饭”。

技能提升也为农民打开新路。西华县培训无人机飞手,武陟县教农民搞电商直播,2024年全省

从“中原粮仓”到“农业强省”,河南正以粮食稳产筑牢根基,以乡村建设重塑家园,以产业和技能双轮驱动农民增收。这片沃土上的实践证明: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才有甜头。未来,河南将继续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