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玉山:千亩毛豆丰收,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年11月5日 振兴资讯 6 阅读

深秋时节,江西上饶玉山县文成街道珠湖村的千亩毛豆种植基地里,饱满的豆荚挂满枝头,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车,这些翠绿的豆子正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重要来源。

这一丰收场景的背后,是珠湖村近年来探索“统战+产业”乡村振兴新模式的成果。该村围绕“土地增效、就业增收”目标,以“百姓出题、统战答题”为工作思路,积极联动玉山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力量。

破解土地难题,实现规模化种植

面对村内土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珠湖村村“两委”在玉山县新联会的协助下,双管齐下推进土地整合。一方面,发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的专业人才,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提供政策咨询和市场分析;另一方面,成功引进种植大户,将原本零散的土地集中整合,建成了近千亩标准化毛豆种植基地。

“在基地筹备阶段,新联会的会员们多次来村调研,帮助我们分析土壤条件、对接优质种子供应商,还指导我们制定种植技术规范,为毛豆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基地负责人黄伟介绍说。目前,这批毛豆已进入集中采摘期,预计亩产量可达1300斤,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计算,总产值可达200万元。

带动就业增收,共享发展成果

毛豆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玉山县新联会的倡议和协调下,毛豆基地与村民建立了稳定的用工合作关系。从栽植、田间管理到采收的各个环节,都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待着,现在在基地打工每天能挣一百多元,工资日结,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正在采摘毛豆的村民缪菊仙笑着说,“大家一起干活有说有笑,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据统计,该毛豆基地在种植养护期,每月可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达3600元;进入采摘期后,每日可吸纳务工村民240余人,已累计带动群众务工收入增加50万元。

总结成功经验,展望未来发展

这一成功实践为当地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玉山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毛豆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持续深化‘专家团’帮扶模式,进一步引导整合资本、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向乡村特色产业集聚。通过统战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具有玉山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珠湖村的毛豆产业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更通过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这种将统战资源与乡村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