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粮食日活动在京启动,我国粮食节约减损成效显著

10月16日,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我国正式启动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北京主会场活动中表示,中国在推进粮食节约减损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则以"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为主题,凸显了粮食安全与节约减损的重要性。

刘焕鑫在发言中强调,粮食安全是关乎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他指出,当前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从生产、收购、储备、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协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已经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中国粮食储备稳固,粮食安全得到充分保障。14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方面,刘焕鑫表示需要在增产和减损两个方向同时发力,其中节约粮食、减少损耗是重要环节。近年来,中国通过完善相关制度、狠抓措施落实,在粮食节约减损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在粮食储存、运输、加工等环节的年均损失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其中,粮库储粮综合损失率已控制在1%以内,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较十年前下降了5个百分点。

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工作,刘焕鑫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要在全链条各环节协同发力,通过贯通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来提高粮食节约减损效能;继续深入推进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大力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同时积极倡导爱粮节粮、崇尚节约的社会风尚。

当天的主会场活动还举行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八十周年》纪念邮票发行仪式和《中国粮食制度史》首发仪式。这些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粮食日宣传内容,增强了全社会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