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卓成教授支招肉鸽育种:基因组技术缩短周期 50% 助兴宁鸽飞向世界 10月19日,一场以“兴宁鸽飞向世界”为主题的产业推进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肉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这场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兴宁市政府主办的盛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侯卓成的一席演讲,为“中国鸽业之都”的打造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肉鸽产业的未来,不在规模扩张,而在育种革新。 当前,我国肉鸽年出栏量已达7.8亿羽,稳居全球首位,但核心种源长期依赖进口,育种体系薄弱,成 农业资讯 28分钟前 5 热度
潜江“十四五”农业答卷:虾稻链撬动40亿资本,粮产三连增背后的农民账本 10月21日傍晚,潜江市政府大楼三楼新闻发布厅灯火通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传根把一张彩色柱状图举过头顶——图上两条曲线,一条粮食总产从2019年的58.1万吨爬升至2025年的61万吨,另一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的1.86万元跃至2024年的2.34万元。台下,熊口镇青年农民刘凯举起手机连拍三张,他在朋友圈配文:“国务院两次点名表扬的底气,原来就在这张图上。” 潜江人习惯把“虾稻共作 农业资讯 7小时前 7 热度
宁夏枸杞产业创新成果显著,科技赋能打造百亿级产业链 在宁夏政府新闻办公室近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引人注目:近三年来,以宁夏农林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自主研发的枸杞新品种和新技术已在全国推广152.2万亩,累计新增产值1186.7亿元,实现利润118.7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宁夏枸杞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为枸杞的道地产区和产业高地,宁夏枸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被列为唯一可入药的枸杞品种,其产业优势覆盖全产业链条。 农业资讯 5天前 26 热度
秋季播种有哪些要点?秋季播种有哪些技巧? “寒露接霜降,秋收秋种忙。”这句农谚生动描绘了十月农田里的繁忙景象。从九月到十一月,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和新疆等地正值冬小麦播种期,而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也迎来了油菜种植的关键时节。 秋播质量直接关系到明年的收成,其中天气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温度把控:播种时机的关键 秋播作物对温度非常敏感。以冬小麦为例,北方麦区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在15℃到18℃之间,南方麦区则在15℃到20℃之间。 播种时 农业技术 5天前 23 热度
农产品创新正当时:榨菜咖啡与沙棘汁引领市场新风向 在近日举行的2025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生态大会上,一款榨菜咖啡成为全场焦点。这款将涪陵榨菜与哥伦比亚、巴西咖啡豆巧妙融合的创新饮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排队品尝。 “仅半天时间,就有十多位客人主动联系我,想要品尝这款特色咖啡。”来自重庆涪陵的咖啡店老板郑小沂介绍,这款产品上市不到半年,凭借其独特的中西合璧风味,特别受到年轻消费者和外国友人的青睐。在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日均销量达到约150杯。 农业资讯 5天前 23 热度
山西高平全力抢收秋粮,多措并举保障农民收益 连日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马村镇东周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的抢收景象。多台挖掘机在田间有序作业,随着机械臂的起落,一个个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村民们和志愿者们分工协作,忙着割除藤蔓、分拣红薯、清理泥土、装箱搬运,争分夺秒地推进秋收工作。 东周村今年共种植了500亩红薯。由于近期连续降雨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如果不及时采收,将严重影响红薯的品质和储存时间。面对这一情况,马村镇政府联合多家企业统筹协调, 农业资讯 5天前 25 热度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交会在津开幕,搭建全球农业合作新平台 10月1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天津正式拉开帷幕。本届农交会以“塑强品牌助振兴,提振消费增活力”为主题,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汇聚了近4000家参展商和约2.5万种特色农产品,预计将吸引超过5万名采购商和专业观众到场。 十二大展区全景呈现农业产业链 本届农交会设立了12个专业展区,涵盖精品品牌、绿色有机地标、智慧农业、农业科技、帮扶产业等重点领域。从粮棉油、肉 农业资讯 5天前 21 热度
2025年世界粮食日活动在京启动,我国粮食节约减损成效显著 10月16日,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我国正式启动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在北京主会场活动中表示,中国在推进粮食节约减损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则以\"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为主题,凸显了粮食安全与节约减损的重要性。 刘焕鑫在发言中强调,粮食安全是关乎人类生 农业资讯 5天前 21 热度
浙江晚稻迎丰收,农机农技齐上阵 深秋时节,之江大地遍地金黄,浙江省的晚稻已陆续进入成熟期,一幅忙碌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从田间地头的精细管护,到农机的全面“体检”,再到农技专家的精准指导,各方力量正通力协作,为夺取晚稻丰收、确保颗粒归仓做足最后冲刺。 田间管护:丰收前的“临门一脚” 在江山市虎山街道金坞村,连片的稻田在阳光下泛起金色波浪。江山市巧农人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毛雄强,正操作植保无人机为950亩晚稻进行收获前最后一次农药喷洒 农业资讯 5天前 14 热度
中国农业迈向智能化:大型农机成为秋收主力军 正值第45个世界粮食日,全国各地秋收工作有序展开。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科技装备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近日,全球农业机械领军企业凯斯纽荷兰在哈尔滨举办的田间活动上,多款新型大马力农机设备集中亮相,展现了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驻会副会长李有吉表示,当前我国农业正在向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转型,这对农机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粮食增产、抗灾减损等新需求既带来挑战,也创造了新的 农业资讯 5天前 15 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