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邮大虾盛会启幕:共绘产业新蓝图,开启富民新征程

8月17日,江苏高邮洋溢着热烈的氛围,2025年高邮大虾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大会暨高邮大虾美食推广季启动仪式在此盛大举行。这一盛会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高邮大虾产业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高邮,这座自古以来便是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以湖光水色勾勒出如诗如画的生态画卷,而高邮大虾则串联起了产业振兴的壮丽篇章。历经30余年的砥砺奋进,高邮大虾产业已构建起一条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从种苗繁育的源头把控,到饲料生产的科学供给;从生态养殖的绿色实践,到精深加工的品质提升,再到品牌营销的市场拓展,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协同共进。如今,高邮大虾养殖面积近9万亩,占据全国1/5、江苏3/5的市场份额,总产量达3万余吨,年养殖产值1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更是突破40亿元。这一产业带动了3000余户养殖户增收致富,吸纳近7万人就业,人均收入超5万元,亩均纯效益常年稳定在3300元以上,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在大会上,高邮市市长郑志明满怀豪情地表示:“我们坚持‘生产 + 生态’并重,开辟富民新赛道。秉持‘好水养好虾、好虾卖好价’‘养大虾、赚大钱’的理念,着力打造生态大虾、美味大虾、品牌大虾、富民大虾、效益大虾‘五只虾’。”这番话语,不仅是对高邮大虾产业发展的精准定位,更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坚定承诺。

当前,高邮大虾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面对机遇与挑战,高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玉林在会上解码了高邮大虾产业生生不息的发展密码。高邮坚定走生态化、园区化、科技化、品牌化、融合化“五化”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五只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同时,积极推进从一季虾到四季虾的转变,通过创新养殖方式、拓展农产品深加工新品等举措,让高邮大虾四季常鲜,持续丰富百姓餐桌。

高邮大虾,不仅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更是高邮人民勤劳智慧的生动体现。从养殖到餐桌,从产业到文化,它全方位展现了高邮的生态之美、产业之兴与民生之乐。截至目前,高邮大虾已斩获“全国罗氏沼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级“高邮大虾”良种场、“数丰1号”新品种、中国生态大虾之都、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农村部“三品一标”典型案例等8项国家级荣誉。同时,还荣获江苏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园等多项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开辟了“生态致富”新赛道,成就了“点绿成金”的传奇佳话。

“今天的活动,既是推动高邮大虾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交流会,也是以‘高邮大虾美食推广季’为主题,加快释放市场消费活力的动员会。”郑志明市长的这番话,为高邮大虾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高邮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连接更加紧密,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更加高效,让池塘里的“致富经”成功接入“大市场”,充分激发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的消费潜力,以“一虾先行”引领“诸业并进”,书写高邮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