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丰收已成定局,而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三以上的秋粮收成,无疑是全年粮食保丰收的关键,牵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更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大局。
当前,水稻等农作物正处于生长关键期,距离秋粮大面积成熟收获尚有约两个月时间,而这期间恰是气象灾害频发的高危阶段。8月13日,江苏省召开秋粮生产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防灾减灾、病虫防控等重点工作,吹响了打赢秋粮丰收攻坚战的号角。
全省水稻陆续进入拔节长穗期,水旱温度变化复杂,秋粮生产基础虽总体较好,但生长不平衡性显著。今年入夏以来,全省气象条件复杂多变,灾害频发,秋粮生育中后期面临高温、干旱、台风、暴雨、阴雨寡照等诸多不利影响,导致水稻苗情复杂、病虫害发生差异大。预计全省水稻中后期病虫总体呈中等至偏重发生态势,程度略重于去年。
7月出梅以来,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淮北地区更是偏少50%,为1951年以来第三低,蓄水调水保灌工作迫在眉睫。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到9月最后一次水稻用水期,通过合理调配江水北调供水区需水、淮沂沭泗来水、“三湖一库”可用蓄水量以及江水北调可调水量,基本能满足灌溉用水需求。

不仅如此,江苏还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投资74亿元推进27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治理80万亩灌溉薄弱片区,新建4000公里农村生态河道,实施多项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和移民村扶持项目。目前各类项目进展顺利,总体进度超60%。省水利厅副厅长喻君杰表示,下一步将充分蓄水保水,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对高亢、干旱地区采取临时架机、应急打井等措施,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气象方面,8月下旬有2次高温过程,后期可能有北上台风影响,秋季台风强度更大、致灾性更强,早霜和寒露风会造成低温冷害,冷空气和强对流大风易使玉米等高秆作物倒伏,秋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还可能出现区域性连阴雨,不利于作物生长。省气象局局长张晶强调,要重点关注这些气象风险,积极应对极端天气,警惕旱涝急转,确保度汛安全。
病虫害防控是秋粮丰收的重要保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季辉表示,农业农村部门将抓好监测防控,不落环节、不落田块,尽最大努力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分作物、分阶段排查重大病虫防控风险点,优化防控策略,重点抓好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中后期重大病虫防治,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指导,指导种植主体科学施药,实现一次施药、总体防治。
为持续提升粮食单产,今年江苏启动了粮油高产优质片区建设。接下来,各地将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统筹整合政策、资金、力量,在秋播前再谋划建设一批片区,扩大规模、提升水平。针对单产提升关键技术到位率不高的问题,会议要求各地立足实际,聚焦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单产提升技术方案,全面推广应用综合性增产增效技术,遴选重点主体加强支持指导,促进高效模式落地、关键技术推广,示范带动小农户应用,通过片区带动全域提升。
江苏正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举措,全方位保障秋粮生产,为全年粮食丰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