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画卷:各地特色农产品迎来收获盛宴

金秋时节,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各地特色农产品纷纷迎来收获季,农户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丰收画卷。

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水稻进入收获期。大贵镇的稻油一体化种植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收割机在稻田中欢快地穿梭,割稻、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今年平利县种植水稻22000多亩,通过选用优质品种、加大科技投入、落实补贴政策等,水稻生产效率和稻谷品质不断提升,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开启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收割大战。

江苏泰州的10万亩芋头也成熟了,“紫荷芋”和“香沙芋”率先上市。在海陵区华港镇,农户们正忙着采挖、分拣、装运“紫荷芋”,一株株新鲜芋头堆满了田垄。今年日照充足,加上科学管理,产量比往年显著提高,仅华港镇桑湾村就种植“紫荷芋”2000亩以上,产业正朝着规模化、品牌化迈进。在靖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品种“香沙芋”开始试采,子芋多、成熟快,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预计产值超3亿元。

广东梅州大埔县是我国柚子主产区之一,这里的蜜柚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当下正值丰收季,无人机成了果园里的新宠。在密坑村的蜜柚园,无人机在飞手的遥控下,轻松将100多斤的柚子腾空带起,沿着航线飞行约1分钟后稳稳降落在货车接收点。大埔县多数蜜柚基地地处丘陵,地势起伏、道路狭窄,人工搬运困难。如今,载重约160斤的无人机在高峰期日均可吊运4万斤以上,不仅缓解了“雇工难”问题,还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近年来,大埔县将先进科技融入蜜柚产业各环节,构建起全链条数字化体系,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云南楚雄双柏县的两万多亩万寿菊也迎来了采摘期。村民们手持布袋在花田间熟练地采摘着饱满的花朵。万寿菊不仅好看,还是提取叶黄素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着色、化妆品等领域,采摘周期长达3个月。今年,当地引进农业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以每公斤1.2元的保底价保障收益,并在各乡镇设立收购站点,花农送花到站点,现场就能称重结算,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增收。预计今年双柏县万寿菊鲜花总产量可达5万吨。

丰收的季节,是喜悦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季节。各地特色农产品的丰收,不仅让农户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相信在科技的助力下,未来的丰收画卷会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