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明:从管理学博士到智慧农业领军人

金秋九月,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农业产业示范园内,40个果蔬大棚整齐排列。这里不仅是一个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更是刘晓明实现梦想的地方。

刘晓明,1987年出生于南漳县九集镇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09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毕业后,他在外地工作了一段时间,2011年回到家乡创业,从事白酒销售,并在短时间内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一次饭局上的新鲜草莓让刘晓明对有机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4年,他注册成立了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了他的农业二次创业。刘晓明先是在南漳县城关镇流转了100亩地,聘请农业技术专家,种植有机草莓。随后,他逐渐扩展到李家院村、张林村等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尝试大棚种植有机蔬菜和瓜果。目前,公司种植的大棚面积已达1800余亩,带动周边100多家农户种植面积超过2000多亩。

农业产业示范园

为了让市民吃上更便宜、更健康的有机蔬菜和瓜果,刘晓明创新了“基地+生鲜蔬菜店+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线下创办蔬果直营店“昶品鲜”,将田间地头的新鲜蔬果直送市民餐桌;线上开通网上销售渠道,建立乡村电商服务站,一对一指导农户运营网店、处理订单,带动周边5个乡镇56户困难户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

面对农村劳动力短缺和传统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刘晓明主动对接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与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武汉光电研究院开展产学研合作,自主研发出适用于大棚的植保、旋耕、起垄、采摘等12款智能农用机械设备。其中,第四代“智能自动喷洒农药机器人”可自动驾驶15分钟,喷洒覆盖直径达6米,在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摘得银奖。

智能农用机械设备

刘晓明表示,公司于2023年成立了科研创新工作室,致力于智慧农业的各项设备和技术研发。目前,已手握6件授权国际PCT专利、25件国内发明专利、16件实用新型专利,主持三项国家标准项目与两项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国家支撑技术重点课题。

为更好地带动南漳县农业发展,刘晓明创立了襄阳首个县级青年企业家协会并当选会长,吸纳会员企业54家。他还投资建立了南漳县玖天青年创业孵化园,提供政策宣传、人员培训、人才服务和技术推广等支持,累计发放贷款7000余万元,带动就业500余人。

青年创业孵化园

刘晓明通过科技赋能传统农业,构建了一个创新的智慧农业体系,包括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智慧农业大棚系统、智慧农业机器人集群和智慧培育系统。在他的带领下,南漳县的农业产业正迈向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