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种鸡需要加强光照么?这样做才能管促生长提产蛋

对养肉用种鸡的农户来说,光照管理可不是小事 —— 它直接关系到鸡的生长速度、性成熟时间和产蛋量。不少农户觉得光照就是 “亮灯就行”,其实这里面有讲究,得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来调整,还要注意灯泡安装、光源选择这些细节。下面就给大家讲清楚,怎么把肉用种鸡的光照管理做到位。

光照管理的核心是 “育成期控光照,产蛋期加光照”,而且要和喂料管理配合着来才有效。要是育成期不管光照,光靠限制喂食,鸡的性成熟还是会乱,后期产蛋也受影响。

肉用种鸡需要加强光照么?这样做才能管促生长提产蛋

开放鸡舍的光照安排,这是咱们农户最常用的鸡舍类型。小鸡刚孵出来 1-7 天(第一周),得给足光照,每天 23 小时就行,剩下 1 小时黑暗是让鸡适应,避免突然停电应激。到了 2-18 周龄,就按当地最长的自然光照来补光 —— 比如夏天自然光照能到 14 小时,那就不用额外开灯;要是冬天自然光照只有 8 小时,就补灯补到 14 小时,一直维持到 18 周龄,别多补也别少补。

19 周龄后鸡要进入产蛋期,光照就得慢慢加了,具体怎么加看 18 周龄时的自然光照时长。要是 18 周龄自然光照还不到 10 小时,那 19 周、20 周每周各加 1 小时,之后每周加半小时,一直加到每天 16 小时,然后就固定住;要是 18 周龄自然光照在 10-12 小时之间,19 周先加 1 小时,之后每周加半小时,也加到 16 小时;要是 18 周龄自然光照已经 12 小时以上,那就从 19 周开始每周加半小时,直到 16 小时,之后保持不变。记住,16 小时是产蛋期的最佳光照时长,别再加了,加太多鸡容易疲劳。

灯泡安装的细节,这直接影响光照均匀度。咱们常用 40 瓦带反射罩的灯泡,挂高 2 米就行,保证灯泡周围 4 米内的光照能到 10 勒克斯(简单说就是鸡能清楚看到料槽和水槽)。算下来,每平方米鸡舍用 2.7 瓦的灯泡就够,比如 10 平方米的鸡舍,装 2 个 40 瓦的灯泡就行,别用太大功率的,60 瓦以上的灯泡不仅费电,光线还不均匀。

灯泡排列也有技巧,鸡舍里要是装两排以上灯泡,得交叉着排,地面光线才匀。灯距保持 3 米,灯泡到鸡舍墙边的距离是 1.5 米。要是笼养,灯泡要装在两列笼子中间的走道上方,尤其要注意下层笼子的光照 —— 很多农户忽略这点,下层鸡光照不够,产蛋量就比上层少。要是多层笼,最好在下层笼附近多补装几个小功率灯泡,确保底层光照跟上层差不多。

光源选白炽灯或荧光灯都行,荧光灯亮堂但贵点,白炽灯便宜好换,对鸡的产蛋影响差别不大。建议给灯泡装个灯罩,能让光照强度提高 25%,还能减少灰尘落在灯泡上影响亮度。

这里提醒大家,管光照的同时,要多观察鸡群状态。要是鸡突然不爱吃食、产蛋少,除了看饲料和健康,也得检查光照 —— 是不是灯泡坏了、光照时间变了,或者有噪音、防疫操作打乱了鸡的作息,这些都会影响光照效果。把这些细节做到位,肉用种鸡才能长得好、产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