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枝条怎么修剪?掌握“一杆三枝”技巧,让你的果园产量翻倍

种猕猴桃的朋友都知道,这玩意儿长得太疯了!枝条窜得又快又密,要是不好好修剪,没两年整个园子就跟蜘蛛网似的,光长叶子不结果。我见过不少果园,一开始树势挺好,就因修剪不当,最后产量一年不如一年。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杆三枝”修剪法。这个方法特别适合猕猴桃的生长特性,能让养分集中供给,树形整齐好看,管理起来也轻松多了。下面我就详细说说怎么操作,保证接地气、好上手。

准备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

修剪前的准备可马虎不得,就像医生做手术前得准备好器械一样。

工具要选对还要消毒

猕猴桃枝条比较娇气,伤口容易感染溃疡病。建议大家准备三样工具:高枝锯(对付5厘米以上的粗枝)、枝剪(处理1-5厘米的枝条)、修枝剪(修剪细枝和芽点)。最重要的是,所有工具都要消毒!简单的方法是用75%酒精棉片擦拭刃口,如果之前剪过病枝,最好泡一下多菌灵溶液。

看树修剪,量体裁衣

不同树龄的树,修剪方法也不一样:

幼树(1-2年):重点看主干。主干要长到1.8米高、基部粗度1.5厘米以上才算达标。如果没达标,先别急着留主枝,让主干再长长。

成龄树(3年以上):如果第一次改造,先把那些交叉枝、重叠枝、病弱枝清理掉,再从剩下的枝条里选留主枝。

选对时间

最佳修剪期是落叶后到萌芽前(12月到次年2月),这时候树在休眠,剪了不影响生长。生长期也要适当修剪,比如春季控芽、夏季控徒长、秋季采果后整理树形。

记得去年冬天,陕西周至的一位果农就是在休眠期进行了规范修剪,第二年果园通风透光明显改善,果实个头均匀,商品率提高了30%。

“一杆三枝”核心操作:三步打造完美树形

第一步:定主干

主干就像房子的承重墙,必须健壮挺拔。

幼树:如果主干高度不够,就把下面的分枝都去掉,让养分集中往上长。高度超过1.8米时,在合适位置短截,促进分枝。

成龄树:主要清理主干上的萌蘖枝和细弱分枝,保持主干干净。

第二步:选主枝

选留3个主枝是关键,要符合“三个均匀”:

长势均匀:粗度相差不超过0.5厘米

分布均匀:三个方向夹角120度

芽点均匀:间距15-20厘米

选好后根据树势进行短截:健壮树留1.5-1.8米,中等树留1.2-1.5米,幼树留0.8-1.0米。

四川苍溪的一个果园,严格按照这个标准选留主枝,不仅果园整齐美观,日常喷药、采摘都方便了很多。

第三步:整枝组

这是在主枝上培育结果母枝,直接关系到产量。

选留结果母枝要“留强去弱、留疏去密、留斜去直”。粗度0.8-1.2厘米的最理想,太细的结果能力差,太粗的容易徒长。

每个主枝上的结果母枝间距保持25-30厘米,根据位置决定短截长度:中上部的留80-100厘米,下部的留50-70厘米。记得在每个结果母枝基部留1-2个预备枝,万一母枝出问题可以及时替换。

全年修剪安排:跟着季节走

春季(3-4月):控芽定枝

芽萌发到1-2厘米时,要疏除过密芽、弱芽,每个芽位只留最健壮的一个。新梢长到10-15厘米时定枝,保留有花序的结果枝和少量预备枝。

夏季(6-7月):控徒长保通风

这时徒长枝特别多,见到就要及时疏除。对结果枝和营养枝进行摘心:结果枝在花序上方留6-8片叶摘心,营养枝留8-10片叶摘心。

秋季(采果后):整理树形

采果后10天内,疏除衰弱的结果枝,保留健壮营养枝作为明年结果母枝的备选。同时清理树冠内的枯枝落叶,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

修剪后管理:细节决定成败

伤口处理要细致

小伤口涂愈合剂就行,大伤口要先消毒再涂愈合膏,最后用塑料薄膜包裹。贵州修文的一位种植户,因为重视伤口保护,他的果园溃疡病发病率比邻居低了一半。

水肥要跟上

修剪后10-15天施一次月子肥:每株用20-30公斤有机肥,配合0.5公斤磷酸二氢钾和0.3公斤尿素。生长期修剪后要及时补充速效肥。

病虫害防控不能松

修剪后7天内全园喷一次杀菌剂,重点预防溃疡病和枝腐病。春季重点防蚜虫和红蜘蛛,夏季注意叶蝉和金龟子。

好的修剪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年年坚持、不断调整。只要你掌握了“一杆三枝”的核心要领,加上用心的日常管理,相信你的猕猴桃园一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

国家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猕猴桃整形修剪技术规程》

南方园艺,《猕猴桃“一杆三枝”树形培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