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如果你正在种枇杷或者打算种,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把枇杷种好。枇杷冬天开花、春天结果,管理上有些特别的门道,我把这些年总结的实用经验跟大家分享分享。
一、选地栽苗是基础
枇杷适合在海拔8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内的山地种植。土壤选疏松的沙壤土最好,pH值在6.0-6.5最合适。栽苗前要挖大穴,长宽深都要达到80厘米,每个穴要下足底肥,用20-30公斤腐熟农家肥,再加1公斤过磷酸钙,和表土充分拌匀。
种植密度要看地块,平地按4×4米,每亩种40棵左右;坡地可以密些,按3×4米,每亩55棵。选苗要选嫁接部位愈合好、根系发达、高度在60厘米以上的健壮苗。

二、肥水管理要到位
幼树施肥要少量多次。每次抽梢前施一次肥,每株用尿素0.1公斤兑水浇施。9月以后要控制氮肥,多施磷钾肥,促进枝条老熟。
结果树一年要施四次关键肥:
第一次是花前肥(9-10月),以农家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第二次是壮果肥(2-3月),主要施钾肥;
第三次是采果肥(5-6月),要及时补充氮肥恢复树势;
第四次是夏季基肥(7-8月),深施有机肥。
浇水要掌握几个关键期:开花前、幼果膨大期和采果后。雨季一定要注意排水,枇杷的根最怕积水。
三、修剪整形有讲究
幼树要培养主干分层形树形。定干高度50-60厘米,留3-4个主枝。每年要进行三次修剪:春季修剪疏花疏果,夏季修剪更新结果枝,冬季修剪整理树形。
结果树修剪要注意:疏除过密枝、交叉枝,保留健壮结果枝。采果后要及时回缩结果枝,促进夏梢抽发。修剪时伤口要平整,大的剪口要涂保护剂。

四、花果管理定收成
疏花要在花穗完全抽出后进行。大果品种留中部3-4个支轴,小果品种留4-5个支轴。疏果在果实有拇指大小时进行,大果品种每穗留3-4个果,小果品种留5-6个果。
套袋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措施。在最后一次疏果后进行,套袋前要全面喷一次杀虫杀菌剂。建议使用专用枇杷袋,既能防虫防病,又能改善果实外观。
五、主要病害防治
叶斑病是枇杷最常见病害,危害叶片和果实。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叶,增施钾肥提高抗病力。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炭疽病主要危害成熟期的果实。防治要点:加强果园通风透光,及时套袋。发病初期可用25%咪鲜胺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
枝干腐烂病多在雨季发生。发现病斑要及时刮除,伤口用50%福美胂50倍液涂抹消毒,再涂波尔多液保护。
六、主要虫害防治
黄毛虫是枇杷的主要食叶害虫。防治方法:冬季清园时人工摘除卵块,发生初期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
梨小食心虫危害果实。重点在成虫羽化期用20%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液喷雾防治。及时清除落果,减少虫源。
天牛类害虫蛀食枝干。可在成虫发生期人工捕杀,发现蛀孔用钢丝钩杀幼虫,或用80%敌敌畏50倍液注入虫孔熏杀。

七、采收与采后处理
枇杷要适时采收,一般在果皮完全转色、果肉变软时采摘。采收要在晴天进行,用手托住果穗,带果柄剪下。采收过程要轻拿轻放,避免碰伤。
采后要在阴凉处分级包装,剔除病果、伤果。如需贮藏,温度控制在5-6℃,相对湿度90%左右。建议采用小包装,每盒1-2公斤,方便销售。
种枇杷要注重精细管理,建议加入合作社,学习新技术,统一防治病虫害。只要把这些环节都做到位,种出好枇杷、卖上好价钱就不是难事。
参考资料来源:
农业农村部《枇杷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枇杷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优质枇杷栽培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