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老家乡下的柑橘园溜达了趟,看着枝头还挂着零星的果子——哦不对,现在早过了挂果季,树叶子倒是绿得发亮。可蹲下来扒开落叶看,根旁边的土里总有些黑乎乎的虫蛹,树皮缝里还藏着密密麻麻的红蜘蛛。这才惊觉:这看似安静的果园,其实正躺着无数双“眼睛”,等着开春后反扑呢。

咱们果农常说“冬管做好了,来年丰收跑不了”,这话真不是瞎掰。每年11月到次年2月,柑橘树进入休眠期,看着蔫蔫的,其实“身子骨”正积蓄力量;反倒是那些病虫害,这会儿躲在树皮、落叶、土壤里打盹,抵抗力弱得像刚睡醒的小猫,正是咱们“动手”的好时机。
我跟村里的李大叔聊过,他种了20年柑橘,最头疼的就是红蜘蛛、介壳虫,还有黄龙病——听说邻村老王家去年就因为没注意,一棵病树没及时挖,全园都被传染了。除了这些,溃疡病、烟煤病也是常客,尤其是咱们南方红壤地,土壤偏酸,树体容易缺镁缺钙,开春新叶黄巴巴的,产量立马掉一大截。
防病虫害,果农的“老把式”有哪些?
清园这步,可不能马虎
记得去年冬天帮李大叔清园,他拿起修枝剪就往那些“病枝”上招呼:“你看这根枝条,上面有密密麻麻的虫粪,还有点霉斑,这是介壳虫的卵,不剪了开春全爬满树!”说着把剪下来的枝条、掉落的枯叶全堆到一起,浇上柴油直接烧——火苗腾起来的时候,他还念叨:“这些虫子卵在火里烧得透透的,明年就少受罪。”后来才知道,不光要剪病枝,黄龙病的病株更是要连根挖掉,土都得翻起来暴晒几天,不然病菌在土里还能活。
给树“补补身子”,也防“冻”
12月的时候,李大叔会往树盘周围撒一层厚厚的草皮泥,“这东西看着糙,其实是好东西”,他用脚扒拉着泥土说,“草皮泥保水,还能给树补养分,你看这土松松的,根就能往深里扎。”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别笑,我也偷偷翻书了),深翻土壤的时候,还能把地表的花蕾蛆、象甲幼虫翻到深层,被土压死。不过要注意,深翻别太狠,伤了新根就得不偿失。
给树干“穿冬衣”,防冻又防蛀
前阵子降温,李大叔扛着石灰水桶就去刷树了,“树干刷白,既防天牛、吉丁虫在上面产卵,又能反射阳光,冻不裂树皮”。他还特意用刷子把树干上的裂缝都涂严实了——“这些裂缝是虫子的窝,也是冻害的薄弱点,堵上了才安全。”对了,有些老果树的蛀孔,得用棉花蘸点敌敌畏塞进去,再用泥巴封死,这是他从老父亲那儿学来的“土办法”。
别光顾着防虫,还得“喂饱”树
我们那儿的土是红壤,偏酸,容易缺镁、锌、硼。去年开春我看到张婶家的果树新叶黄得厉害,一打听才知道是缺镁。后来李大叔教她冬肥一定要加硫酸镁和硼砂,“埋在树根旁边,别直接接触树干,不然烧根”。他还说,“有时候看着树长得还行,其实土里面已经缺素了,这得慢慢调,急不来。”
其实啊,守果园就像养孩子,冬管就是给果树“打基础”。那些修剪的剪刀声、清园的火光、刷树的石灰味,都是咱们跟病虫害“较劲”的证据。可能有人觉得“冬天嘛,树都睡了,随便管管就行”,但真到开春看到满树的绿叶和饱满的果子,你就知道这冬天的“没闲着”有多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