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如何高产?2025实战手册详解选种控旺防病虫及卖粮时机技巧

7月2日上午,山东莒南县坊前镇西崖下村,种了大半辈子地的王乐合蹲在田头,捏开一颗饱鼓鼓的“花育951”花生,壳薄仁满,手一搓就脱壳。他表示“今年俺这12亩花生,亩产干荚果510斤,比去年多收80斤,全靠老李教的那几招”。他口中的“老李”是莒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学强,过去三年,老李带着团队把全县花生平均亩产从390斤提到465斤,靠的不是高深理论,而是把技术掰开揉碎落到地头。

一、选地:别让花生“住错房”

花生最怕“窝水”,也怕“重茬”。李学强2023年在相沟镇做的对比试验最有说服力:同样品种、同样播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亩产干荚果478斤,而低洼黏重地仅362斤,相差116斤。他给出的硬杠杠是:

  1. 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于80厘米;
  2. 砂壤或壤土,pH值6.5~7.5;
  3. 3年以上没种过花生、番茄、辣椒的地块。

重茬地怎么办?李学强在洙边镇做的试验显示,每亩撒施75公斤生物有机肥+10亿孢子/克的枯草芽孢杆菌2公斤,能把重茬减产从22%降到8%,成本每亩只增加42元。

花生选地

二、整地:一犁一耙都有讲究

“整地整不好,后期全是病。”李学强把整地拆成三步:

  1. 深耕2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
  2. 旋耕两遍,土块不超过鸡蛋黄大;
  3. 起垄,垄距85厘米,垄高15厘米,垄顶宽55厘米。

2025年4月,他在岭泉镇用卫星平地仪整地,垄面高低差不超过2厘米,后期浇水时垄顶不积水,烂果率比人工起垄低4.7个百分点。

三、种子:好种才能出好苗

“别心疼买种钱,一斤好种多收30斤荚果。”李学强推荐的主推品种是“花育951”和“山花9号”,前者适合春播,后者适合夏播。他处理种子的“三板斧”是:

  1. 播前晒种2天,每天翻动3次;
  2. 手工剥壳,剔除破粒、霉变粒;
  3. 用35%噻虫嗪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包衣,药种比1:250。

2023年,他在道口镇做的包衣对比试验显示,包衣处理出苗率94.2%,比不包衣高11.6个百分点,苗期蚜虫减少73%。

花生种子

四、播种:错过一天,晚收三天

“春播看地温,夏播看茬口。”李学强总结:

  1. 春播:5厘米地温连续3天稳定在15℃以上,莒南一般在4月15~25日;
  2. 夏播:麦收后越早越好,最迟不过6月20日。

播种密度:春播每亩9000~9500穴,每穴2粒;夏播每亩10000~10500穴,每穴2粒。播种深度3~5厘米,沙土地略深,黏土地略浅。他特别提醒:播后镇压要跟上,土壤含水量低于16%时,镇压能减少吊干苗30%以上。

五、水肥:让花生“吃饱喝足”不浪费

“花生不是喝水越多越好,关键在节点。”李学强把浇水拆成“三水”:

  1. 齐苗水:出苗80%时浇,每亩20方;
  2. 花针水:50%植株见花时浇,每亩25方;
  3. 饱果水:50%植株出现饱果时浇,每亩30方。

施肥他更抠门:每亩底施45%复合肥(15-15-15)30公斤+钙镁磷肥25公斤+硼砂0.5公斤;初花期追施尿素5公斤+硫酸钾7.5公斤;饱果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1%钼酸铵。2023年,他在筵宾镇做的肥料梯度试验显示,这个配方比传统“一炮轰”施肥增产9.8%,肥料利用率提高14.2个百分点。

六、控旺:别让花生“疯长”

“花生超过40厘米高,营养全跑秧上去了。”李学强控旺用“两刀”:

  1. 初花期:每亩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2. 盛花期:对旺长田块再补一刀,用量减半。

2025年,他在涝坡镇做的控旺试验显示,控旺处理单株结果数增加2.1个,百果重增加7.8克,增产12.4%。

花生控旺

七、防病虫:把病虫摁在“摇篮里”

“防病不见病,防虫不见虫,才是真本事。”李学强的“三防”方案是:

  1. 播前:用枯草芽孢杆菌+噻虫嗪包衣,防烂种、防蚜虫;
  2. 苗期:每亩用30%毒死蜱微胶囊剂500毫升拌毒饵,防蛴螬、金针虫;
  3. 中后期:每亩用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40毫升+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毫升,防叶斑病、棉铃虫。

2023年,他在相邸镇做的统防统治示范,病虫综合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比农户自防降低8.5个百分点。

八、收获:晚收一天,减产一成

“花生70%荚果壳硬化、网纹清晰、种皮粉红时,就是收获信号。”李学强说,莒南一般在9月20日前后。他算过账:正常年份,每晚收5天,亩产减少15~20斤。2023年,他在壮岗镇做的晚收试验,9月25日收获比9月20日收获减产8.7%。

九、卖粮:别急着卖,等涨价

“花生和股票一样,得踩对点。”李学强观察了三年价格走势:每年10月新花生集中上市,价格最低;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油厂开始大量收购,价格最高。他建议农户:

  1. 水分降到9%以下,用网袋码垛,垛底垫高30厘米;
  2. 11月20日前后出手,比10月初卖每斤多挣0.3~0.5元。

2023年,王乐合按老李建议,把12亩花生拖到11月25日卖,比邻居早卖的多收入1800多元。

十、成本账:一亩多花60元,多收200元

李学强给王乐合算了笔细账:

  • 种子:多花25元(好种贵2元/斤×12.5斤);
  • 肥料:多花20元(生物有机肥+微肥);
  • 农药:多花15元(包衣+统防统治)。

合计每亩多投入60元,但亩产增加80斤,按2023年地头价3.2元/斤,每亩多收入256元,净增收196元。

“技术不是越高深越好,而是越接地气越好。”李学强说,下一步他准备把无人机飞防、水肥一体化这些新技术也揉进花生管理里,让莒南花生亩产再上一个台阶。王乐合咧嘴一笑:“老李弄啥俺都跟着,跟着老李种花生,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