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桃子什么时候熟?哪些因素影响桃子的成熟时间?

河南是咱们国家种桃子的一个大省,那里的桃子什么时候熟,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点,得看具体是什么品种、在哪儿种、怎么种的。总的来说,从6月到9月,河南的桃子接连不断地成熟,形成了漫长的采摘季。下面咱就分头说说。

一、 早熟的桃子:初夏就能尝鲜(6月上旬到7月中旬)

像在周口、商丘这些豫东平原地区,有些桃子品种成熟得特别早,比如“春蜜”、“早凤王”这些,每年6月上旬就开始上市了。这些早熟桃子从开花到结果,大约需要85到95天,期间需要积累足够的热量。为了能更早上市,卖个好价钱,果农们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宁陵县那边,有的桃园搭起了避雨棚,还用上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这样能让桃子提前大概一个礼拜成熟。早熟的桃子一般口感脆嫩,酸甜合适,但有个缺点就是放不住,比较适合摘下来就赶紧卖掉吃掉。

二、 中熟的桃子:盛夏时节的代表(7月下旬到8月中旬)

到了7月下旬,就该中熟品种的桃子唱主角了,像“沙红桃”、“中桃5号”这些。在洛阳、三门峡这些豫西丘陵地带,因为白天和晚上温差比较大,桃子积累的糖分就更多一些,吃起来可能感觉更甜。比如嵩县产的“贵妃红”桃,8月初成熟的时候,表皮能全变红,果肉紧实,甜度能很高。种这类桃子,在果实快速膨大的时候,浇水特别关键,土壤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

三、 晚熟的桃子:能吃到秋天(8月下旬到9月底)

等到8月下旬,甚至快9月底的时候,信阳、南阳这些豫南地区的晚熟桃子才慢慢成熟,比如“映霜红”、“冬雪蜜”这些品种。它们生长的时间特别长,从开花到成熟要160到180天,而且成熟前一段时间,天气不能太冷。果农们通过给桃子套袋、稍微晚点摘等技术,能把一些桃子的采收期一直延长到国庆节前后,这样就能和苹果、梨这些秋季水果错开时间卖。晚熟的桃子通常果肉比较硬实,很耐储存和运输,放进冷库里能保存挺长时间。

四、 哪些因素影响桃子的成熟时间?

天气冷暖:温度是关键。如果春天天气回暖得慢,比较冷,那么桃子开花、结果的时间就会往后推,成熟自然也晚了。

种在山上还是平地:海拔高的地方温度低,桃子成熟得就晚。在伏牛山区,同一个品种的桃子,种在海拔高的地方比种在平地上,要晚熟半个月到20天。

种植技术:现在有很多新技术可以调节成熟时间。比如在地上铺反光膜,能让桃子提前变红;使用一种能缓慢释放养分的肥料,则能让桃子成熟得更集中,方便采摘。

五、 桃子好吃的关键时期

在桃子成熟前的最后一个月,是它积累糖分、形成风味最重要的阶段。这个时候,果农会注意少施氮肥,多施钾肥,这样有助于提高甜度。而且在采摘前20天左右,会适当控制浇水,让土壤偏干一点,这样结出的桃子味道更浓。摘桃子的时机也得把握好,摘早了会偏酸,摘晚了桃子就太软了,不耐放。

六、 怎么挑到好吃的桃子?

一个成熟度刚刚好的桃子,一般有这些特点:果皮的基础颜色已经从绿色变成白色或者乳黄色了;如果是红皮的品种,那么红色部分应该占到大部分面积;捏起来感觉果肉有一定的紧实度,但又不会太硬。大家在买的时候要注意,如果桃子表面有特别深的暗斑,可能是晒伤了或者有病害;如果桃子靠近果梗的那一头还明显发青,那就说明它还没完全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