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十四五”发展报告: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多项指标超额完成
日前,中共牡丹江市委宣传部、牡丹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传来诸多好消息,“十四五”期间,牡丹江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黑龙江省第三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1%,且连续22年领跑全省,城乡收入差距大幅缩小。
牡丹江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因松花江最大支流之一的牡丹江横贯市区而得名,是东北东部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黑龙江省的关键开放门户。过去5年,牡丹江紧抓国家重大战略与政策机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地。
在产业安全领域,牡丹江成果显著。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403户,成功获批国家级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5亿元,年均增速12.71%,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整体跃升,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粮食安全是民生之本,牡丹江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粮食总产量达61.2亿斤,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计划目标,即将实现“二十二连丰”,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坚实力量。
能源安全方面,牡丹江积极推进绿色转型。2024年,电力总装机容量达413.3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276.3万千瓦,占比66.9%,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正加速形成,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文旅融合是牡丹江的一大亮点。2024年,旅游人次增长39.05%,旅游业总收入增长47.3%。依托冰雪经济,牡丹江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拉动经济增长,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
生态文明建设上,牡丹江同样不遗余力。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比率、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占地表水比例,较2020年分别提高4.6个百分点和16.7个百分点。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均完成黑龙江省下达目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过去5年,荒沟抽水蓄能电站竣工投产,牡佳高铁顺利开通,绥芬河东宁机场实现首航,牡敦高铁、海浪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取得关键进展。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造供热、燃气、给排水管网1447公里,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基本完成,改造老旧小区900.12万平方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乡村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农村人口19.33万人,3.5万余户农村室内厕所得到改造,创建美丽农村路500公里,全市行政村通信网络覆盖率达100%,乡村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十四五”规划已走过大半,牡丹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牡丹江将继续砥砺前行,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等方面持续发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