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各产业数字化,尤其强调要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创新乡村治理,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在总书记指示的引领下,“数字乡村”自2018年起连续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先后出台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2.0,为数字乡村建设搭建起坚实的框架。如今,我国行政村100%通宽带、90%以上通5G,农村网民规模达3.22亿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数据“大动脉”的建设,更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瞧,一部手机就能管理成百上千亩农田,田间地头的状况尽在掌握;一场农家直播,村里的农产品便能远销各地,打破地域限制,拓宽销售渠道;数据进村,许多事务不出村就能轻松办理,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

今年,数字乡村建设进一步提速。3月,浙江、安徽等8个重点省市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5月,《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发布,为数字乡村建设指明新方向。上半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增长17.2%,这得益于全国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的有力支撑,农村电商产业链蓬勃兴起。在四川苍溪县兴华村,一根网线、一部手机拉近了小山村与世界的距离,村里的翠冠梨通过直播畅销全国。如今,苍溪县每个村都有“数字村官”“带货达人”和“新农人”,共同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数字乡村,不仅赋能产业发展,更助力乡村治理。在浙江长兴县雁陶村,村民章哲敏在政务一体机上5分钟就完成了医保参保信息更改手续,而在过去,这需要到县里办理。浙江加快推进数字乡村治理“一张网”,力争实现省级事项网上申请率等五个百分百,让“村里人”和“城里人”享受同质服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按照规划,到2035年,数字乡村建设将取得长足进展,城乡“数字鸿沟”大幅缩小,农民数字化素养显著提升。数字乡村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奏响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