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广水市马坪镇狮子岗村:党建推动茶旅融合 荒山变景区实现生态经济双收

2025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这一天不仅是对过往奋斗历程的回顾,更是对未来崭新征程的展望。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和五年过渡期的决胜之年,湖北广水市的乡村正从脱贫攻坚迈向全面振兴,农民们的笑容更加踏实和温暖。

曾经的广水面临着发展困境,如今,一幅幅振兴画卷已在荆楚大地铺展。一个个村庄如同颗颗明珠,从产业、文旅到治理,共同讲述着“党建引领”如何从口号落地为强村富民的生动现实。

广水乡村景象

板子桥村曾是典型的“空壳村”,面对蛋鸡养殖困境,村党支部争取资金并立下“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带着就业走”的规矩,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最终建成了年存栏50万羽、销售额达8000万元的“广水蛋鸡养殖第一村”。

关店村通过组织化、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从“提篮小卖”到现代产业的跨越。老虎岗村创新“三链融合”,单个大棚年收益达4.6万元,带动村民增收。

广水乡村产业场景

马坪镇狮子岗村收回低价外包的茶山,由村集体统一经营,不仅还清了旧债,更通过“茶旅融合”,让昔日的荒山变成了游客如织的景区,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骆店镇双塘村党支部书记周传华用“四心”工作法,将“软弱涣散”村变成先进村。他掏真心焐热干群关系,凭诚心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用细心建机制兜起村里大小事,靠实心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从“倒数第一”到“持续领跑”的逆袭。

广水乡村治理成果

在这幅振兴画卷中,郝店镇关店村的“蝶变”尤为瞩目。它如何从负债40万元的村庄变成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百万袋”规模背后,有怎样的奋斗故事?“33355”收益分配机制,又是如何酝酿而成?这些问题将在近期举行的“党建引领 关店蝶变”广水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经验交流会上,由关店村党支部书记李绪强亲自揭晓。

国家扶贫日,不仅是回顾,更是展望。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是劳动者生活的强音。广水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全域振兴为图景的探索,正是中国千万乡村奋力谱写新时代“三农”篇章的生动缩影。后续,我们将带你走进关店村等广水市近20个代表性村庄,聆听它们的蝶变故事,解析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密码”与“共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