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脐腐病,也叫帝腐病或顶腐病,常在果实膨大期“作祟”,是一种因水分代谢失调引发的生理性病害。不少种植户都可能遭遇过它的困扰,下面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介绍这种病害。
有位种植户在自家小菜园种了黄瓜、青椒和西红柿,今年整体长势欠佳。西红柿临近成熟时,竟患上了脐腐病。他尝了患病的西红柿,发现除外观有黑斑点外,口感和味道浓郁,符合自家种植的品质。但此时这批西红柿已难以补救,原因是前段时间他长时间外出,疏于照料。如今,西红柿植株生长过旺,全是枝杈,营养生长完全压制了生殖生长,现有果实小得如同僵果,可见种菜并非易事。

西红柿脐腐病属于生理性疾病,发病原因多样。土壤干旱、偏施氮肥(如案例中追施两次尿素)、水分供应不均(苗期干旱后多雨)、根系发育不良等,都会阻碍西红柿对钙元素的吸收和运输,致使果实顶端细胞坏死。专业来讲,果实缺水、果脐果肉组织生理功能紊乱,就是病害的实际表现。资料显示,果实含钙量低于 0.2%就可能发病。
若西红柿已患脐腐病,需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步,摘除病果。哪怕只有一点病状也要处理掉,只保留完好的果实继续生长。
第二步,抓紧补钙。可用 0.3%的氯化钙与 0.1%的硼砂混配后喷施,硼砂能促进钙吸收,但开花时不能喷,以免影响坐果,一般 3 天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同时进行根部补钙,选用螯合钙或硝酸钙,根部和叶面补钙同时进行效果更佳,还要立即停止施氮肥。
长期预防西红柿脐腐病,关键在定植前。首先,深翻土壤,施入适量有机肥,可混合施入生石灰。其次,挑选抗脐腐病能力强的品种,像普罗旺斯、金棚 11 号等。最后,做好种植管理,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水分均衡,湿度适宜,避免忽干忽湿。在西红柿膨大初期,可喷施叶面钙肥,如氯化钙、糖醇钙等,每周喷一次,连续喷 2 - 3 次,补钙效果良好。
总之,西红柿脐腐病并非由病菌或细菌感染所致,不能盲目用药。它主要是缺钙以及管理不当引发的生理性病害。通过合理补钙和运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基本能缓解或解决这一问题。上述案例中的西红柿患病,就是管理疏忽造成的,希望广大种植户能从中吸取教训,做好预防和应对工作,收获健康饱满的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