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储藏出现腐烂的原因及有效预防措施

红薯,又称为甘薯、番薯或地瓜,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它不仅作为主粮和饲料有着广泛的用途,而且在储存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长时间储存中,红薯容易出现腐烂现象,这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影响食用安全。那么,红薯储藏为什么会腐烂?如何有效避免呢?

红薯冷害示意

红薯存储腐烂的原因

冷害:红薯在入窖前或贮藏期间如果遇到低温时间过长,会导致新陈代谢受阻,进而引发冷害。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保温效果差的地窖中,或是因收获时间过晚导致气温过低。

病害:红薯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病害,通常是由于红薯在贮藏之前已经携带了病菌。如果再加上地窖保温不好或运输过程中表皮受损,病菌更容易侵入。

湿害:若使用井窖贮藏,初期外界气温较高时,红薯呼吸旺盛,会在表面形成水珠,导致表皮潮湿而腐烂。此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引发无氧呼吸,加速腐烂过程。

红薯病害示意

如何避免红薯出现腐烂

入窖前的准备工作

  • 筛选红薯:在贮藏之前,要仔细筛选红薯,剔除有损伤、病虫害或受冻的红薯。
  • 消毒地窖:在红薯收获前10天左右,对地窖进行消毒处理,如刮去旧土并撒上石灰粉,或用硫磺熏蒸,以消除病菌。

贮藏初期管理

  • 控制温度:贮藏量应达到总容量的70%左右,并在红薯上覆盖约20厘米厚的稻草,以提高温度。
  • 防寒保暖:在窖口气眼处加盖塑料膜或草垫,并封土保护,防止冷空气进入。
  • 防范鼠害:注意防范老鼠入侵,确保红薯的安全。

贮藏中期管理

  • 保持温湿度:继续做好保温工作,同时关注地窖内的湿度,防止湿度过高导致红薯腐烂。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红薯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贮藏后期管理

  • 通风换气:立春后气温回升,此时要加强通风换气,稳定窖内温度,使温度保持在11~14℃。
  • 调整覆盖物:减少覆盖物,加强通风,有利于红薯正常呼吸。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红薯在储存过程中出现腐烂,确保红薯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