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的栽培历史。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高产品种,对提高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高产且适应性强的黄豆品种推荐。
把黄豆亩产从三百斤提到六百斤,其实只差一个品种。下面这8个“尖子生”都经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既有在黄淮海夏播地里创纪录的“状元”,也有在黑龙江黑土地里稳产四百斤的“老班长”。挑对了,今年就能多收一麻袋。

一、黄淮海夏播区——“状元”集中地
商豆151
河南商丘农科院育成,2019年实打验收亩产695.58斤,刷新河南省夏豆高产纪录。籽粒扁圆、种皮金黄,蛋白43%、油脂21%,做豆腐出浆多,榨豆油出油高。耐密植,行距35厘米也能抬头通风,适合小麦收后直播,6月15日前播种即可。
中黄3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出品,抗倒伏、耐阴、耐密“三耐”合一。黄淮海夏播平均620斤,高产点667.8斤。最贴心的是底荚高15厘米,机收不掉荚,每亩少损失20斤。适合秸秆还田地块,播种量控制在每亩8斤,留苗1.8万株,肥地不怕倒。
濉科8号
安徽濉溪农科所选育,目前我国唯一“双国审”高油酸大豆,油酸含量84%,和橄榄油相当。2024年全国黄淮海展示,96个品种里亩产第一。高油酸带来两大好处:货架期长,豆油不易哈喇;加工零反式脂肪酸,食品厂抢着收。价格比普通豆高0.1元/斤,一亩多卖百十块。

二、东北春播区——“稳产王”根据地
黑河43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育成,国审高蛋白品种,蛋白含量45.2%,是制作高端豆浆粉的首选原料。生育期110天,适合第五、六积温带。在黑龙江嫩江、内蒙古大杨树平均亩产400斤,遇旱年也能保350斤。播种密度每亩1.4万株,遇到低温年适当晚收,可再涨一成。
绥农52
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分院育成,兼具高产与抗病。灰斑病3级以下,不倒伏,适合机收。120天生育期,正好与玉米轮作,改茬减药。平均亩产400斤,肥水一体化管理的地块能冲450斤。注意:播种前用含咯菌腈的包衣剂,预防根腐病。
合农71
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分院育成,在第三、四积温带表现最亮眼。株高80厘米,分枝少,主茎结荚密,单株有效荚数55个。2022年建三江管局胜利农场千亩方实测,平均亩产418斤。适合“垄三”栽培,垄上双行,亩保苗1.6万株,化控一次即可。
三、特殊需求区——“加分项”不能错过
冀豆12
河北省农科院1996年审定,老品种仍被种植户惦记。株高只有75厘米,秆硬如竹,抗4级风;百粒重24克,籽粒大到能当“黄豆王”卖。蛋白43.9%,脂肪19.3%,属于“双高”型。最绝的是耐瘠薄,在沧州盐碱地也能收300斤,是改造撂荒地的先锋。
濉科66
濉科8号的“兄弟”,定位高蛋白食品加工。百粒重30克,籽粒金黄发亮,做内酯豆腐一市斤豆多出2两浆。安徽沿淮淮北夏播,平均亩产380斤,肥地可破450斤。注意:籽粒大,播种深度控制在3厘米,过深易烂种。

四、选种“三步法”
看区域:黄淮海选商豆151、中黄301;东北冷凉区选黑河43、合农71。
看用途:榨油选高油品种(商豆151、中黄301);做豆制品选高蛋白(黑河43、冀豆12)。
看机械:机收要求底荚高、抗倒伏,中黄301、濉科8号更省心。
五、高产小贴士
密度:肥地宜密,薄地宜稀。夏播亩留苗1.6–1.8万株,春播1.2–1.4万株。
施肥:亩施纯氮4公斤、磷5公斤、钾6公斤,花期前后叶面补钼、硼,可增百粒重1–2克。
控旺:封垄前每亩用5%烯效唑30克兑水喷雾,防倒伏。
收获:叶片落光、豆荚摇响立即抢收,迟一天掉荚3%,迟一周掉荚10%。
这些高产品种各有特色,种植户们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并考虑抗病性强的品种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科学管理、合理施肥、适时灌溉等措施也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选对了品种,再配合精细管理,把黄豆亩产从“平平三百”拉到“亮眼六百”并不难。今年播什么,心里有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