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花,一位平凡却伟大的女性,1955年2月出生于汉族家庭,中共党员身份的她,是山西省太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掌舵人”。多年来,她凭借卓越的工作表现,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三农”新闻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畜牧兽医事业重大贡献奖等诸多殊荣,更是山西省第八、九次党代会代表(主席团成员)。她以无畏的勇气、无私的奉献和坚韧的毅力,在保障太原市民食肉安全的道路上,书写着壮丽篇章。
开拓进取,勇做市场规范的先锋
在太原市,李学花可谓家喻户晓。走在大街小巷,常能听到老百姓对她的赞誉;打车时,司机师傅会笑着免去她的车费;市场购物,排队的人们总会热情地邀她优先。这一切,只因她让市民吃上了放心肉。
1992年,李学花临危受命,担任太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彼时,太原市区60多个集贸市场的鲜肉供应,多来自周边360多个私屠滥宰摊点。这些摊点条件简陋,卫生堪忧,部分不法肉贩为牟取暴利,竟收购、屠宰国家明令禁止的老公猪、老母猪和病死猪,还注水后出售,严重威胁市民健康和养殖业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李学花毅然决定开展全面排查。一个多月里,她和同事们日夜奋战。白天,对太原市场进行全面扫描;夜晚,分区分片,带着调查表逐个摊点询问登记,详细了解卖肉摊点数量、摊主信息、销量、检疫证明及生肉来源等情况,为每个摊点建立详细档案。随后,她又对生猪屠宰点展开排查,掌握屠宰地点、屠户信息、检疫情况等。那段时间,她与摊主、屠户深入交流,跑遍了城郊360多个屠宰点,向2000多人做过调查。
基于扎实的调研,李学花向太原市农业局递交分析报告,提出集中屠宰建议。这份报告推动了《太原市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条例》率先出台,并成功启动“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太原市放心肉动检示范工程”“太原市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动物产品检疫标识化管理”四大工程,为规范肉产品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后,李学花和同事们不辞辛劳,用两年多时间,将360多个私屠滥宰户集中到9个定点屠宰厂,并派驻监督检疫人员,健全检疫制度,配备无害化处理和消毒设施,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肉品上市。
忘我奉献,堪称敬业爱岗的楷模
为了让百姓吃上放心肉,在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李学花带领团队在实践中探索创新。1999年,太原市在全国大中城市率先启动“放心肉动检示范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此后,她又陆续推动多项制度实施:2002年实行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遏制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2004年实施动物产品检疫标识化管理制度,实现鲜肉冷链式运输;2005年组织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通报制度,震慑不法商贩;2006年实行动检联防制度,全程监督打击违法行为;2007年建设动物检疫监督信息网络平台,提升工作效率。
然而,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让李学花身体不堪重负,她折断过手指、损伤过尾椎,还患有颈椎反曲、脑供血不足等疾病。但她从未退缩,无论白天黑夜、风霜雨雪,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她的丈夫心疼地说:“长时间大强度工作,学花经常头晕,体力大不如前,真怕她顶不住。”忘我的工作让李学花两次遭遇车祸,六次休克。2003年1月的那次车祸尤为惊险,她险些成为植物人。当时,她和同事赶赴河北暗访问题屠宰场,疲倦的她上车便睡着了。醒来时,已躺在医院,被诊断为骨头粉碎性骨折,置换人工关节。医生叮嘱不能过度疲劳,否则会全腿浮肿。但出院后,她依旧忘我工作,腿经常浮肿,同事们心疼地帮她脱鞋、按摩,她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最自豪的是得到太原人的尊敬和爱戴,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同事们评价她:“别看是女人,干起活来像‘拼命三郎’。”她却说:“我是农民的女儿,动检工作关乎人命,我不敢松懈。”

铁面无私,成为力斗邪恶的勇士
取缔私屠滥宰、查处违法案件,涉及不法肉贩利益,困难重重。但李学花毫不畏惧,与不法分子展开一次次激烈交锋。
一个寒冬夜晚,群众举报太原康达肉联厂生产注水猪肉。当时李学花重感冒未愈,仍毅然带领同事赶赴现场。在零下七八度的寒夜,他们趴在房顶守候近六小时,被冻得全身发抖。当不法屠户开始注水宰猪时,他们翻墙进入,却遭遇三条狼狗袭击。冲在最前面的李学花毫不退缩,大声喝道:“反了天了!”顺手操起木棍,朝恶狗劈去,狼狗哀号逃窜,屠工们惊呆,乖乖让路。经过19小时连续作战,这个坑害群众的黑窝点被端掉,4800多公斤注水猪肉被查封。
李学花被誉为“黑脸包公”“健康卫士”。她带领同事处理2200余起动物卫生违法案件,查处销毁20余万公斤病害猪肉,端掉186个非法加工黑窝点,留下“违章开车怕警察,违法卖肉怕学花”的佳话。在她的带领下,太原市动物检疫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上市动物产品检疫率从50%提高到99.6%以上。在全国省会城市食品安全大检查评比中,太原市动检工作得到充分肯定,经验在全国推广。
李学花,这位普通共产党员,在平凡岗位上,用全部精力、智慧、热血和汗水,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诚,成为守护舌尖安全的巾帼脊梁。